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18-06-13 08:42:02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丹凤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纪实

  丹凤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现场

  龙驹街道办马炉产权改革示范村

  陈家沟村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行““一厅式一厅式””服务

  竹林关镇丹水社区工厂一角

  龙驹寨街道办大庄村集体股份分红

  棣花镇陈家沟村股权证发放仪式

  棣花镇万湾村产权改革股民代表大会

  峦庄镇汪家沟村股东分红大会

  “我身体不好,挣个钱艰难得很!现在好了,村上成立了合作社,我不仅可以拿到入股分红,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能领到一份收入,算下来这三项一年也能挣下几千元……”近日,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贫困村民刘宏给我们算着他从农村产权改革获得的实惠。

  去年9月,丹凤县颁发的首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证以来,全县已有60个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后集体经济积累达到5万元以上,已有18个村农民股东像刘宏一样嵌在村级合作社获得分红收益。

  丹凤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大胆实践,盘活了农村生产要素,搞活了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踏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路子,着力打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丹凤经验”。

  截至目前,丹凤县155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清产核资任务,33个村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程序,7.26万名农民变成了股东。

  筑牢基础 找准农村集体产权改革“金钥匙”

  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丹凤县组建县镇村三级产权制度改革组织机构和工作小组,制发产权改革、土地“三权分置”、“三变改革”、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设置量化实施方案、指导意见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制度、登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邀请省市专家学者到丹凤为领导干部就产权改革“集体充电”,并派业务干部到渭南等地观摩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探索丹凤路径。

  县上围绕“全面部署、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稳妥推进”这个“指挥棒”,试点先行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加强对区域资源的统筹配置、区域发展的统筹领导,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一举多赢。

  同时,紧紧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机遇,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在12个镇办18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试点村率先完成了机构组建、方案制定、宣传动员、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设置量化、股份合作社成立、股权证颁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规定动作”,全县所有村已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

  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是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之后,在产权制度改革中诞生的一个全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逐村开展家底清查,通过“入股”的形式激活沉睡的资源,将村集体可经营性资产量化,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转换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源”,有效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空架子”的尴尬局面。

  去年以来,丹凤被省市列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县和整县推进县,县上借产权制度改革东风,在各试点村因地制宜,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尝试,从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入手,将群众利益与村级集体发展“捆绑”推进,抱团发展。借助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食用菌双孢菇、龙井茶叶、中药材种植等新产业,并探索出田园综合体、观光旅游、中蜂养殖、花卉种植、物业气调库、农产品加工收购营销一体化的新业态。

  去年底,峦庄镇汪家沟村成立的丹凤蟒岭沟种植养殖合作社通过特色水产养殖为486户入股股东进行了分红。汪家沟的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只是丹凤众多合作社中的一个缩影。新产业、新业态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了活力,也推进了丹凤县“一镇一园区、一村一产业”的产业格局的形成。

  规范流程 织密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保障网”

  目前,丹凤县去年实施的18个试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已全部实现了分红,今年确定的48个试点村改革已经全面铺开。

  丹凤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注重严把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量化、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设立“四道关口”,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规范、阳光的环境下全程透明操作。逐村掌握“三资”现状,摸清“三资”底子是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试点村确定以去年6月30日为清产核资基准日,在镇办产改领导小组指导下,由村清产核资工作实施小组负责,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建账等11个程序,对村、组集体所有的“三资”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在尊重历史、维护稳定的前提下,采取统分结合的方法,全县统一制作“三资”清查情况登记表格,实行统一统计口径、统一工作进度、统一公示期限、统一确认程序规范操作。分村分类摸底登记,翔实地掌握了“三资”状况。在成员确认上,县上出台指导意见,镇办负责督导,各村根据实际制定方案,经群众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按规定程序确认成员,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在股权设置上,以村(社区)为单位,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个成员,以户为单位设置股权,为他们颁发股权证,让村民作为成员占有股权、参与管理、享受分红有了凭证。严把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设立关,以自然组为单位选举产生股东代表,召开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召开董事会、监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监事,拟定各自职责,由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履行,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机构依法依规产生和履职。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子,丹凤县从制度、投入、监管等方面入手,强化保障,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边推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为去年18个、今年县级18个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试点村各安排50-100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为38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注入资金1140万元,鼓励各村吸引社会资本、群众闲置资金参股集体经济组织,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坚持把防风险贯穿改革始终,实行行政村与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分设,强化确权登记、股权配置、资金分配等环节监管,加大对村“三资”和各类扶持资金使用审计力度,有效规避改革的社会风险和资金风险。

  丹凤首批遴选确定陈家沟、毛坪等试点村先行探索,采取领导蹲点包抓、跟踪督查指导、现场观摩评析等方式扎实推进,在这些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全部到位。紧扣紧密利益联结、促进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改革目的,坚持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原则,创新资源共享路径,精心制定村集体、群众、经营主体三方股份合作和利益分红机制,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华茂模式”、现代产业园承载型的“棣花模式”、合作组织联盟型的“万湾模式”、集体经济带动型的“毛坪模式”,发挥了点上示范带动、面上辐射拉动效应,产业扶贫“华茂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全力推进演 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连续剧”

  丹凤县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公开交易、配套服务”的原则,在县镇两级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农村各类产权交易信息发布、产权登记抵押贷款服务、产权交易服务、农业投融资服务、政策咨询等纳入统一管理。在农村产权交易大厅设置土地流转、产权交易、三资服务、金融服务等4个功能区,开展资产评估、法律服务、产权经纪、项目推介、抵押融资等配套服务,实行“一厅式”服务。县上还搭建农村产权交易网络平台,实现了县镇交易网络化管理。截至目前,已办理农村土地流转4852亩,办理农村集体产权交易11笔,涉及资金205万元。

  棣花镇陈家沟村是丹凤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全市第一家颁发股权证书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该村按照“党支部+‘三变’改革+X+贫困户”模式,依托棣花古镇文化旅游景区,整合集体资源,发展停车场、葡萄、核桃、食用菌、民宿等多元产业,对估值2266万元的村级经营性资产进行量化折股,为村级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停车场已为村集体实现收入6万余元,并建起32棚香菇棚、25棚双孢菇和18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

  竹林关镇竹林关村在集体产权改革中,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领航脱贫攻坚模式,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劳动力等资源,将村集体资源折价入股,整合村集体房屋,建立红事馆和船帮文化主题餐厅,对外承包,增加集体收益。将停车场、自来水厂作为村集体资产折价入股,有效盘活了长期沉睡的资源。将村集体所有100万元资金、产业到户资金、产业扶持资金、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全部折股投入到竹林关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全体村民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该村停车场已经收入2万元,自来水公司收入2万余元,观光旅游车收入3万余元。

  土门镇长沙沟村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对村级的资源资产进行清查,村股权量化初步设定人口股、资源股、资金股三类。按照“村党支部+‘三变’改革+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争取各级财政资金500万元,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现已新建百亩野山果采摘园一处,新建油菜花基地200亩,种植连翘等中药材400亩,大樱桃200亩,套种大蒜120亩。乡村旅游、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壮大集体经济,预计可实现村集体年收入6万余元以上,带动贫困户38户127人。

  丹凤县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三变”改革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标,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充分挖掘农村潜能,借势发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3个、专业大户259户、家庭农场125个。

  棣花镇陈家沟村、万湾村、商镇保定村,龙驹寨街道办大庄村、马炉村,铁峪铺镇东川村等6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5万元以上,商镇保定村已突破20万元。

  精心谋划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产业发展出路,结合各级产业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全面实施产业发展,现在大部分产业已经投入运营,如万湾村股份合作社的山泉公司、大庄村股份合作社的艾草公司、毛坪村股份合作社的双孢菇合作社、东川村股份合作社的药材加工等,均产生效益获得利润。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面对紧迫的脱贫攻坚形式,丹凤县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增强农村发展动能、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有力抓手,不断盘活资源、做优特色、做大产业,逐步形成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集体经济壮大、县域经济提升的多元共赢新格局。

  策划 王舒 组稿 樊利仁 冯永发

  • 相关阅读
  • 传承好家风 争当好榜样

      本报记者 胡蝶 见习记者 张雯靓  马敏红2000年7月从长安大学毕业后,回到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心监督站工作,2010年6月至今,就职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多年来,她和老公凭借踏实勤奋工作的作风先后都被评为...

    时间:06-13
  • 柞水打造举报微平台

      本报讯(汪鹏 杨铭)“我们拿起手机或打开电脑就能随时随地举报腐败问题,纪委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柞水县一名退休老党员拿着手机边看“清涟柞水”微信边说。  为了使纪检监察工作适应&...

    时间:06-13
  • 身残志坚挖穷根

      孙镇坪  在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提起邹定骞,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他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不等不靠,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获得了乡亲们的称赞。  自强不息,独臂撑起一个家  邹定骞今年30岁,住在象园村五组,...

    时间:06-13
  • 商南综合施策整治村域环境卫生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治军)6月2日,沿着通村水泥路,走进商南县青山镇新庙村、马蹄店村,只见许多农民正在门前用青灰色的砖修建花坛护栏,清除庭院里的野草、杂物,今春栽植的红叶石楠也已展现出生机,村庄像景点...

    时间:06-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