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镇安县城特殊的保卫战

2019-06-04

来源:

  姚元忠

  潺湲东流的镇安县河水,在县城的西南虹化山脚,突然直泻而下,跌宕出与河等宽的一帘瀑布,水声哗然,日夜欢唱,为镇安县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镇安,只要是40岁以上的人,谁都会明白这是一道人工景观,是20世纪末那场夜以继日的县城“保卫战”留下的杰作。每当我徜徉在河边,县河南堤上那被岁月风雨冲刷得斑斑驳驳的“向改河工程建设者致敬”几个大字,总会勾起我对县城“保卫战”的记忆,触发我对当年为改河工程作出牺牲和贡献的建设者们的由衷敬意。

  改河期间,我在镇安县政府办公室做秘书,亲眼目睹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在这场特殊战斗中运筹帷幄,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的点点滴滴,也目睹了广大干部群众不畏艰难,战天斗地,建设县城的激烈壮怀场景。时空轮换,转眼30年过去了,许多记忆的残片不时在脑海中浮现。

  改河前的镇安县城狭小,被奔流不息的县河挤在靠北的平地上。北城坡有一条日几山(现绣屏公园)由北向南逶迤,南门坡则有虹化山(古名龙首山)由南向西北伸展。由西向东的县河绕着两山拐来拐去地蜿蜒,山水虽有几分秀美,但带给县城的危害却不小,河流占去了县城大量的平地面积,使发展区域十分狭窄。尤其是虹化山,逼得县河绕了180度以上大转弯,直抵县城西关,砂石淤积,河床高而县城低,河水沉入县城地下,低洼处积水难除,房屋常年潮湿不堪。特别是夏天洪水暴涨,县城更是面临随时被淹没的危险。

  1984年,改革开放的步伐在镇安大地上铿锵前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已经深入人心,老百姓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作为镇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显然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为了扩大县城建设用地面积,彻底消除弯曲河道带给这座古老县城的威胁,镇安县政府在1984年修订城区规划时,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斩断虹化山,拉直河道的改河方案。镇安县城建局拟定了更为详细的改河工程实施方案,报经商洛地区党委、行署并得以批准。

  镇安县委随即做出决定,成立虹化山改河工程指挥部。由当时的副县长郭钟铃任总指挥,县政协副主席严俊仕任副总指挥,万武斌任技术员,并制订了施工方案。

  1987年1月春寒料峭之际,虹化山改河工程在一片鞭炮声中破土动工。

  虹化山东西两边的河道采用人工开挖,而以山石为主体的虹化山垭则用爆破炸松来消除。

  爆破工程由水电部西北勘察设计院设计,该院施工处的技术员亲临现场指挥。6月12日这天,所有机关单位职工和县城居民都被通知疏散到大西沟、姚家湾等远离虹化山的地方。人们躲得远远的,甚至用指头紧紧塞住耳孔,以防强烈的爆破声给耳膜造成伤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那一声期待的爆炸声并没有如期而至。人们不敢近前,在长久等待之后,来自指挥部的通知,遥控的电路爆破失败了。

  爆破失败带来的后果简直难以想象。那埋入虹化山垭27吨炸药,不仅没有炸松虹化山垭口,而且形成了48门哑炮。怎么办?继续施工就等于在定时炸弹旁干活,随时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这又是一场只能前行不能后退一战役。原因是,老河道已经被半年施工所开挖的土石全部淤塞堵满。如果不赶到来年的汛期前打通,不仅改河工程前功尽弃,而且县城将面临灭顶之灾。

  在危难面前,镇安县委、县政府以及工程指挥部的领导顾不上争论谁是谁非,也顾不得去追究设计单位的技术责任,而是在时间不等人的情况下,做出一边开挖一边排爆的决定,既要保证工期,又要确保安全,以期尽快打通要塞垭口,疏通新河道,保卫家园。

  随着1987年时间和季节的推移,改河工程按既定方案如火如荼地进行。

  转眼1988年的春天来临了。然而改河工程却发生了一起无法避及的重大灾难。

  1988年2月10日18时45分,那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我骑着自行车回到镇安县河我老婆的住宿处,刚端起饭碗,一声剧烈的爆炸声震天动地。我当时尚未想到是改河工程出的事,正在纳闷时,镇安县政府办公室的电话打到水泥厂(我老婆当时的单位),传我立刻到办公室去。我出门夹着车子就向县政府飞快驰去,到了老县城,只见空中弥漫的浓烟尚未散去。路人告诉我,是虹化山改河工程出事了,爆炸的声音像五雷轰顶,震耳欲聋,扬起的烟灰像原子弹的蘑菇云顷刻弥漫县城上空,行人脸上身上皆是一层厚厚的黄土灰。街上的喇叭里,已传来当时的县长宋改义的广播讲话声音,意思是要求大家不要慌乱,不要靠近改河工程,注意疏散,确保安全等等。

  夜色降临,但县政府领导的办公室以及政府办各个办公室灯火通明,电话响成一片。宋县长从广播站回来时,脸色还是煞白,不用说他是焦急万分,痛心万分。他让我做好写材料准备,县委、县政府马上要听取工程指挥部的汇报,连夜整理汇报材料,即刻向上级报告。汇报会在当时政府接待室的二楼会议室进行。从汇报的情况得知,爆炸事故是一民工在清渣作业中误触一哑炮的起爆器,导致装有1067公斤炸药的哑炮爆炸,当场炸死民工7人。停放在附近的三台推土机也受损报废,距离100米左右的县城房屋玻璃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初步匡算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

  汇报会结束大约是凌晨两点了,我迅速整理出向省人民政府、商洛地区行署的报告,经宋县长修改把关后,由邮电部门用电报传报。随后的几天,上级不断来人查看灾情,县委、县政府不断进行汇报,不断研究下一步的对策,不断提出请求上级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做事故的善后处理,接待遇难者家属,每天晚上大家都是熬到凌晨三四点。

  春节到了,可是县委政府领导、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以及许多工作人员没有节日的概念,人人面部没有轻松的笑容。这个春节,过得多么沉重!

  除了为逝者哀痛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哑炮依存的危险情况下,继续开挖虹化山垭,让新河道如期贯通,确保汛期来临县城安全度汛。

  开春之后,传来一条让人松一口气的好消息——省政府请原兰州军区驻陕某部工兵团派官兵22人,帮助县上排炮。关键时候,总是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

  镇安县改河工程部紧密配合排炮战士,临危不惧,克难前行。工程指挥部确定由苏子哲负责山体开挖施工,实行人员、安全、进度、报酬“四定制”。经施工人员、工程技术员、解放军指战员通力合作,奋战75个昼夜,排除哑炮40个,掏出雷管210枚,炸药19890公斤。1988年4月8日,这天多么令人难忘,险情环生的虹化山终于开通,又经一个月的施工,新建的主河道通水。当河水终于按照人们的意愿乖乖地畅通于新河道时,无论领导还是一般干部群众,眼里都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这场历时一年多破釜沉舟式的县城“保卫战”,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离不开当时的镇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离不开上级和解放军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当时干部那种过硬的作风、特别能战斗的“拼命三郎”精神。

  全县一盘棋,举全县之力实施改河工程。县委、县政府一声令下,各区乡不讲半点价钱,就抽调民兵1000多人,组成营连排班,实行军事化管理,开挖河道,修筑河坝,分段包干。而石料、沙子、水泥等运输任务,则由县级机关单位和有关车辆承担。从县级机关抽调17名局长、副局长、154名脱产干部负责安全管理和责任监督,日夜守候在各段建设场地上。施工阶段,所有干部没有特殊情况不许请假。县委、县政府领导没有休息日,甚至没有白天晚上之分,关键阶段几乎天天晚上开会听取汇报,两三点前是没有人休息的。当时的县委书记李元虎本来对干部要求就十分严格,关键时刻更是严上加严,在听取汇报或者检查施工中,一旦发现问题或不达要求,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责令改正,有时甚至大发雷霆,厉声呵斥,连县级领导也不给面子。虽然挨批者多少有些尴尬,但当大家想到关键时刻,如果松松垮垮、没有过硬的作风支撑,这场特殊的战斗何以能打胜?

  那时的基层领导,没有什么背着手耍嘴皮子的指挥家,只有边指挥边实干的领头人。记得当时的木王区委书记马建华,年龄已经不小了,在河道的薄冰尚未融化时,就光脚下了河,与民兵一道抬石头砌河坝,那种吃苦在先的精神,至今想来也让人感动。

  据有关方面统计,这次改河工程开挖土方1万立方米,砌方量达2万立方米,修河堤1289米,总方量2.11万立方米,省、地、县共计投资418.6万元。

  这次改河工程直接为县城增加用地40多亩,加上后来的碾子湾改河工程,镇安县城的用地面积大大增加。现在许多高耸的楼房、宽敞的街道以及私人的华宅,都是建在当年的河道之上。镇安县城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出当年改河工程的重大意义,彰显出当年领导者睿智的思考和科学决策。

  更为重要的是,改河工程不仅仅造福于县城,还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当年各级领导为民造福的情怀,建设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以及广大干部那种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的务实作风。

  这种财富弥足珍贵,过时不了,丢弃不得!

  (本文部分图片系资料图片)

  • 相关阅读
  • 15公里芍药花带映红北阳山

      齐荣强  仲夏时节,走进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石景村的田间地头,只见满山遍野姹紫嫣红的芍药花正在竞相开放,三五成群的工人穿梭在花丛当中,有说有笑地采摘花朵,为寂静的北阳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片...

    时间:06-13
  • 给家乡人民当医生

      赵华军精心诊治下乡义诊  一年前,镇安县月河镇川河村的贫困户胡从礼和老伴何祥玉双双突发脑梗、冠心病,几乎同时住进了镇安县医院神经内科,科室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发辉亲自接诊救治了他们,让这个即将...

    时间:06-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