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渔坪村特色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渔坪村特色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0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魏 华)今年以来,镇安县高峰镇渔坪村以荣获“全省第二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为契机,探索实施“三建三化”党建载体,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将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把富人引进来。渔坪村在冷水鱼养殖、传统种植养殖、中药材特色种植3个产业链上建立3个党小组,招商引进商洛宝东养殖有限公司和陕西宏法牡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党小组+企业+本镇富人+产业大户+农户”的模式,发展养殖家禽家畜4000多只(头)、特色中药材1000多亩,建设“双层油”基地400亩,带动户均增收2300多元。

  将党小组建在治理链上,把能人引进来。渔坪村按照全县“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844”机制要求,全村划分14个片区,在社会治理链上组建片区党小组3个,将村民小组长、在村能人引进来,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应急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推进党建、村务、治理“一站式”服务。14名片长累计为群众代办养老保险认证、高龄认证等便民服务事项80多人次,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将党小组建在生态文明链上,把贤人引进来。建立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书香小院等主流文化阵地,在文化宣传、秦岭山水乡村链上建立2个党小组,将乡贤“五老”引进来,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依托兴村治村“智囊团”,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5场次,吸引社会贤达人士支持家乡建设,先后资助贫困大学生22人,捐资13.18万元支持灾后重建。

  支部建设示范化。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探索建立周工作项目化管理清单、工作纪实、志愿服务积分“银行卡”等机制,全方位推进党建领航强组织、产销互助强产业、弘扬家风强文明、优化环境强营商、五治融合强治理,打造示范引领型党支部。

  党员管理规范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以微信推送动态学、主题党日集中学、红色基地现场学、走访上门送教学、线上指尖流动学等方式,加强党员教育。党员领办“我为群众办实事”119项,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灾后重建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服务群众精细化。加大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督平台建设,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优化村级“小微权利”办理流程,不欠群众政策账、现金账、感情账。今年累计受理群众申报事项75件,已办结67件次。建立“土专家”人才库,用好用足社保政策,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 相关阅读
  • 忠魂归陵园 浩气存天地

      本报讯 (王江波)12月3日,镇安县举行散葬烈士墓集中迁(安)葬仪式,将镇安县永乐、高峰、铁厂等地的8座散葬烈士墓集中迁移安葬到花果山烈士陵园。  在仪式现场,伴随着低回的《思念曲》,全体人员肃立、奏唱国歌...

    时间:12-06
  • 永乐街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本报讯 (惠晓丽)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镇安县永乐街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辖区内人居环境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近期,永乐街办全面启动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

    时间:12-06
  • 基层治理更精准为民服务更贴心

      ——镇安县探索优化“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新路径  本报记者 陈波 余婷  今年以来,镇安县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信息化为社会治理赋能助力,抓实做好基层治理、精准为民...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