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镇安积极破解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2-06-15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办好民生实事 提高生活品质

  镇安积极破解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本报通讯员 刘茂惠 康永芹 谢云涛

  5月17日,来自镇安县青铜关镇张家坪搬迁点的谢广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女儿谢娟办理了一场简单热闹的婚礼。他喜滋滋地说:“感谢党的移民搬迁好政策,我嫁女子没操啥心,婚礼被理事会办得风风光光。今后我们老两口可以去女儿家,也可以在搬迁点生活,政府给我们建的还有小公墓,日子过得美得很哟!”

  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也造成搬迁群众到村委会办事距离远、红白喜事承办难、去世丧葬难,部分搬迁户“两头跑”等现象。镇安县从搬迁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积极创建便民服务室、红白理事会和公益墓,加快群众融入新社区。

  易地搬迁以后,很多搬迁群众居住地与户籍地所在的村委会距离较远,办事不够方便,再加上多数家庭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居多,办事更是不便。为了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镇安县民政局在全县5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区)设立便民服务室,向群众提供医疗、社保、养老、民政救助等服务事项,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民生事项“一站式”服务,对留守老人和儿童实行帮办、代办,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办事远、办事慢、办事难的问题,让留守在家的搬迁群众办事简单、方便,解除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由于搬迁后住房面积有限,搬迁群众办红白喜事没有场所。镇安县结合各安置点实际情况,对8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点成立红白理事会,分批配套建设红白理事场所,向搬迁点群众提供环保、文明的管理服务,解决了搬迁群众红白喜事操办难的问题。目前,安置小区红白理事会的运行机制顺畅有序,红白理事场所已建成9个、在建4个,今年年底将全部建成。

  搬迁之后居住地附近没有群众自己的承包地,回原居住地安葬距离又过远,丧葬问题又成了一部分搬迁群众的“忧心事”。为了解决搬迁群众丧葬难题,县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殡葬改革,为各集镇安置点配建公益性质的小公墓,切实解决了搬迁群众“老有所葬”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县已建成投入使用安置小区公墓6个,在建公墓5个,预计年底可全部投入使用。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