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茅坪的蝶变

2022-06-1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冀林 辛恒卫 图\王 磊

  今日茅坪镇

  镇安县茅坪回族镇,地处鄂陕两省镇(安)、郧(西)、旬(阳)三县接合部。过去,这里山大沟深、信息闭塞、饮水奇缺、交通不便,居住在这里的回汉族群众一直过着穷苦的日子。

  近年来,在党的脱贫攻坚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全镇上下鼓足干劲,乘势而为,做活生态、产业、乡风三篇文章,着力改善居住环境,发展致富产业,厚植文明乡风优势,成了镇安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样板。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初夏时节,笔者走进秦岭深处的镇安县茅坪回族镇茅坪村,一片片绿树将村庄掩映其中,一条条水泥路格外整洁,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一座座景观长廊依山建造,青年们在田间劳作,老人们在文化广场旁的大树下乘凉,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田园图。

  “过去,村里到处都是柴草、粪堆,凌乱得很。现在绿化好了,环境美了,还修建了文化广场,感觉村里和城里一个样。”茅坪村回族村民安庆新一边乘凉一边乐呵呵地说。

  茅坪村优美的生活环境,只是茅坪回族镇村容村貌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茅坪回族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厕所革命、易地移民搬迁为切入点,拆除“空心房”和危旧墙,清除了2100多吨建筑垃圾,采取项目争、财政补、群众筹的办法,整合资金近千万元,硬化道路,新建村组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广场、休闲长廊等基础设施,全镇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2014年以来,该镇先后5次把居住在高山上的2870多名回汉族群众搬迁到了统一规划的集中搬迁点,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回汉族群众携手创造幸福生活

  茅坪村今年40多岁的回族妇女马平香,平常在家务农、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去年5月,村里建成了木耳产业基地,马平香早早报了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现在她已经成了生产能手。在木耳基地上班之余,马平香还负责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这是村里为她提供的公益性岗位。我们见到马平香时,她刚从黄龙洞沟风景长廊清理完垃圾,一边抹着头上的汗珠,一边笑着说:“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庄稼人又不怕吃苦,只要勤快些,日子肯定能过好。”

  在离木耳基地不远的地方,就是盛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据当地家家户户种植洋芋的传统优势,头脑灵活的回族村民马明良继承了老一辈人的手工制粉手艺,带动村民创办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制作手工洋芋粉条带动回汉族群众致富的脱贫路。“手工粉条韧性好,口感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去年,我们生产的粉条早已销售一空。仅加工粉条一项,每户村民年收入就在4000元以上。”马明良介绍。

  通过不断尝试,目前茅坪回族镇的富民产业已初具雏形,粉条、木耳、酿酒、牛肉加工等合作社达到30个,为1000多名回汉族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实现了照顾家庭、务作农活、打工挣钱“三不误”,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革除陈规陋习,厚植文明乡风

  从“十谢共产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

  前几年,茅坪回族镇以“四在农家”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中药材、养殖业、乡村旅游,改变镇容镇貌,让回汉族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茅坪回族镇以“生活美百姓富”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乡风文明,让“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镌刻在广大回汉族群众心上的铮铮誓言。

  在茅坪,基层社会治理有两大创新——“村管家”和“红白理事会”。

  发端于茅坪回族镇红光村的“村管家”,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如今,这个创新之举已经在全镇推广,以乡贤村“五老”为基础推选“村管家”32名,构建了“你管我、我管他,大家管大家”的基层治理模式。

  同样得到群众积极拥护的还有“红白理事会”,全镇组建红白喜事志愿服务队10个,全面推行红白喜事备案、“红黑”榜等机制,革除陈规陋习,厚植文明乡风。

  当年,红光村老支书王永余带领回汉族群众治坡造田,让人们吃饱饭;如今,安吉现、王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带领村民共建美丽乡村。

  五星村三组村民蔡克珍日子刚有好转,丈夫吴胜有却因打香椿从树上摔下来不幸致残。在县畜牧中心帮扶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的引导、支持下,她重拾生活的信心,将房屋修缮一新,在房前屋后整理出了小菜园和小果园,还在村上的香椿加工合作社打零工,一边挣钱一边照顾丈夫。

  镇党委书记马辉表示,未来茅坪回族镇将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回汉族农民,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建设镇安最美“民族小镇”。

  • 相关阅读
  • 月河镇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文涛)6月份以来,镇安县自然资源局月河自然资源所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紧盯隐患区域,全面开展地质灾害巡查。  镇上通过召开院落会议、发放宣传单页、张贴明白卡的方...

    时间:06-17
  • 达仁镇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贾 萌)蚕桑产业是镇安县达仁镇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达仁镇围绕“种好一株桑、养优一粒茧、盘活一片地、致富一方人”的发展思路,聚焦“三个转变”、把握“三个关键...

    时间:06-17
  • 镇安霉豆腐

      杨建东  周末,开车送朋友回家看望父母,临走的时候,朋友的父母送出好远,才依依不舍地看着我们开车远去。我的心里也感觉酸酸的,好久才回过神来,忽然闻见车里飘来一种久违的家的味道,我问朋友是什么好吃的...

    时间:06-16
  • 气象服务进田园 助力果农稳增收

      近日,镇安县气象局技术人员走进柴坪镇向阳村西瓜种植基地开展气象服务,技术人员就大棚西瓜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风、地温等需求与种植户进行指导交流,确保瓜田增产、种植户增收。(本报通讯员 程卫...

    时间:06-16
  • 球盖菇撑起“致富伞”

      本报通讯员 杨远彦  6月10日,笔者走进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球盖菇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忙碌地采摘第一茬球盖菇。  “真菌就是这个特点,前一天刚冒点头,只要水分给足,第二天就能长很大个。”市发...

    时间:06-16
  • 6月19日父亲节免票!以爱之名,来次全家出游吧!

    HAPPY FATHER'S DAY!宠“爸”计划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Father's Day父亲节快乐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HAPPY FATHER'S DAY! 塔云山景区,赞86 我们总是跟母亲亲近无间,无话不谈...

    时间:06-15
  • 金台书院被命名为商洛市科普教育基地

    5月24日,商洛市科协在镇安县金台书院举行市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金台书院被命名为商洛市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金台书院充分发挥环境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以金台书院家庭教育促进会、金台书院弘正源教育培训...

    时间:05-24
  • 镇安有个好去处!如诗如画,等你打卡~

    一起 去镇安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安去安,小城镇安畅游云盖寺,攀登塔云山穿梭于童话磨石沟……说到镇安你脑海肯定会浮现几处美景然而,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诗和远方体验了远方你是否有一瞬想让...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