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镇安 实施“林业+”发展战略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2022-07-1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通讯员 邢 静

  近年来,镇安县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号召,用好“中国康养之都”“中国板栗之乡”等“国字号”招牌,聚焦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林业+”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镇安作为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农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森林蓄积量16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5%,林地面积达466万亩,其中有林地356.61万亩、灌木林15.73万亩、疏林地17.76万亩、人工造林75.9万亩。农林特产主要有板栗、食用菌、魔芋、核桃、茶叶、药材等资源,特色农林产品种植规模100多万亩,植物品种1300多种,被称为“中国板栗之乡”。

  实施“林业+特色产业”,丰富绿色生态产品,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突出板栗、核桃、中药材、畜牧养殖四大传统产业和茶叶、蚕桑、食用菌、魔芋四大特色产业,建设60万亩板栗产业带、30万亩核桃产业带、10万亩茶叶产业带,发展林下中药材10万亩、林下魔芋5万亩、林下养鸡100万只、林下养猪35万头。

  实施“林业+康养旅游”,围绕打造全市“中国康养之都”战略目标,培育旅游康养产业,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木王山、塔云山、金台山3个4A级景区,云盖寺古镇、童话磨石沟2个3A级景区。有游客接待中心5个,相继举办高山自行车、摄影大赛等旅游赛事活动,年均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来安去安·小城镇安”成为镇安旅游的响亮名片。

  实施“林业+龙头企业”,提高生态产品附加值,扶持合曼农业、海源油脂、瑞琪医药、盛华茶叶、永田香菇、华兴魔芋等19家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仓储冷链保鲜库31座,成功研发万家食客甘栗仁、大秦颐品核桃油、栗乡缘雾芽茶、山上老味香菇酱等一批绿色有机食品。

  实施“林业+碳汇价值”,促进生态产品转化,持续实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补植补造、中幼林抚育、珍惜苗木繁育(秦岭红豆杉、七叶树)等生态修复工程,林业总面积达到440万亩,有机碳总价值达到126.42亿元,占商洛市总量的18.35%,可用于碳汇交易的森林面积112万亩、碳汇价值29.87亿元,为建设生态银行,开展碳汇交易奠定了良好基础。

  • 相关阅读
  • 镇安破解难题帮企业纾难解困

      本报讯 (通讯员 魏华 邢星)镇安县在推动“百名局长行长联企业纾难解困”专项工作中,聚焦企业运行中的“审批、融资、用工、销售、技改”五大难题,精准制定措施,逐个破解困难,确保县域企业...

    时间:07-19
  • 镇安县倾力打造“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

      本报讯 (通讯员 邢 静)2022年,镇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建设“秦岭最佳康养会客厅”为目标,推进秦岭山水乡村提档升级为导...

    时间:07-19
  • 镇安法院成立新媒体工作室

      本报讯 (通讯员 程光文)近日,镇安县人民法院成立新媒体工作室,全力打造具有镇安法院特色的新媒体矩阵,形成“两微一网一抖”的法治宣传新格局。  镇安法院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立足新时代司法品...

    时间:07-19
  • 春风化雨护苗长

      本报记者 谢 非  “跟着我念:哥——你用手摸着我的脖子,感受一下声带的振动……”7月8日,在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堂语言技能训练课正在进行。上课的王宏老师跟听障孩子一对一...

    时间:07-19
  • 镇安深化检举举报平台应用

      本报讯 (通讯员 陈风军 杨 莉)自全面应用检举举报平台以来,镇安县纪委监委探索实施以“聚焦一个目标,建设两支力量,加强三个保障,完善三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1233”检举举报平台运行机...

    时间:07-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