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镇安非遗传承结硕果

2022-11-1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通讯员 陈少斌 唐瑞希

  近年来,镇安县在乡村复兴少年宫打造出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实现了非遗文化传承从“进少年宫”到“在少年宫”的转变,让“传承之种”播撒进学生心田,让“文化之魂”落地生根。

  组织引领“风向标”

  自镇安县出台《关于推进镇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来,全县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按照非遗文化进课堂的建设思路,以急用先行、配套衔接、符合实际、好用管用为原则,积极调动当地非遗传承人积极性,开发非遗文化传承项目,建章立制,先试先行,让非遗文化融入乡村复兴少年宫特色课程。

  为确保教学效果,以传承人向教师学习教学方法、教师向传承人学习非遗技艺的“双学习”模式,推动非遗学习正规化、制度化。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教学次数、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考核,调动非遗传承人授课积极性,增强传承活力。2021年以来,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全县拨付非遗支持资金22万元,真正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镇安的发展。

  课程播撒“传承种”

  镇安县非遗文化丰富,目前县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共有73个,县委、县政府依托67名传承人创新实施“项目师资库”计划,打造了35个非遗传承课程,其中镇安渔鼓、纸扎、粘花、剪纸、竹编等15个课程因接地气、贴实际、便取材、显成效等特点深受师生喜爱。以镇安花鼓传承人张啸、渔鼓传承人赵光儒、剪纸传承人侯启玉为代表的10多名传承人长期活跃在全县各个少年宫课堂。在政府的引导帮助下,各传承人因地制宜,持续打造非遗文化传承的品牌课程,开发集教育性、趣味性、人文性、史料性于一体的活动载体,拓展非遗文化传承实践路径,以现场参观和体验非遗制作引领学生走进非遗文化,提升了少年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传承之种”播撒进学生心田。

  实践塑造“文化魂”

  按照“一宫一品”建设目标,镇安县遴选德艺双馨的非遗传承人8人,配齐现代化教学设备,落实专项补助,在全县16个乡村学校少年宫确立了15个精品课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文化之魂”落地生根。

  “君子如兰”是镇安县非遗传承精品课程之一,它依托高峰“兰花小镇”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通过政府委派“兰花基地”技术人员进校指导及与少年宫共同开发“养兰、识兰、赏兰、写兰、画兰、颂兰、护兰”等“兰花文化”体验活动,为学生浸润传统文化,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开辟了新的课程空间。

  “镇安草编”作为非遗进校园活动项目,传承人邢显爱利用每周四下午3:00至4:30参与高峰九一贯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后延时服务授课,带动40多名学生参与学习。年轻教师李玲因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且酷爱草编艺术,被邢显爱发现后收为“关门弟子”传授草编技艺,让“镇安草编”非遗文化代代相传。

  如今,在镇安校园里,孩子们处处见非遗、学非遗;课堂上,老师们时时讲非遗、教非遗,逐渐改变了以往非遗进校园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展示展演,非遗文化真正扎根于校园,形成了一批“带不走的非遗”校园课程,“非遗之种”正在镇安这片沃土上茁壮发芽,“文化之魂”静待开花结果。

  • 相关阅读
  • 镇安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建祥 程 媛)今年以来,为确保校园教育教学秩序平安稳定,镇安县探索实行“人盯人+校园安全治理”,通过精细化管理,不断织密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镇安县实施&ldqu...

    时间:11-12
  • 镇安扎实开展各项重点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陈风军 毛彩玲)今年以来,镇安县以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围绕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汉白玉新材料、石灰石新材料、...

    时间:11-12
  • 镇安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助推工业经济提速

      本报讯 (通讯员 陈风军 司明亮)今年以来,镇安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严格落实“五化”要求,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大提速。  围绕五大工业支柱,镇安县做大做强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建设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时间:11-12
  • 大坪镇保障残疾人脱贫不返贫

      本报讯 (通讯员 邹专 汪甍)今年以来,镇安县大坪镇聚焦保障残疾人身心健康,促进残疾人安居乐业,通过政策兜底、安居工程、结对帮扶等系列举措保障残疾人脱贫不返贫,共富路上不掉队。  镇上坚持“应保尽...

    时间:11-11
  • 用爱谱写孝老爱亲动人赞歌

      本报通讯员 杨远彦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镇安县月河镇罗家营村下河湾组有这样一位孝子,悉心照顾因伤致残已瘫痪在床44年的岳父刘召有,他的孝心和爱心感染了...

    时间:1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