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从“六难村”到“幸福村”

2022-12-23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辛恒卫 于 杰

  镇安县西口回族镇青树村是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因村子中央矗立着一棵约20米高、树径3米的冬青树而得村名。沐浴着冬日暖阳,漫步在青树村,但见民居整齐、道路整洁、环境优美,与远处高耸的白龙寨和连绵不断的青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从前的青树村可不是这样,曾因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而被群众总结为“六难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党员干部与群众经过多年的勤劳苦干,青树村于2018年实现了全面脱贫,成为致富奔小康路上的标杆。

  党的二十大盛会再次给青树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这让县水利局驻青树村第一书记于杰无比兴奋,也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青树村的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摆在县水利局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驻村工作队下一步工作中必须做好的答卷。

  “说一千,道一万,巩固脱贫成果是关键,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青树村党支部书记石宏星说。在产业发展上,县水利局帮扶工作队因地制宜,坚持走长短产业结合、特色产业突出的发展路子,一户一策,帮助每户脱贫户都建起稳定的增收产业。

  县水利局帮扶工作队与村“两委”一道,在青树村因地制宜,引导回汉族群众积极发展核桃、板栗、牛、羊等传统产业和养鱼、养虾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前,青树村有合作社4个,羊存栏近760只、牛580头,核桃550亩、板栗650亩,饲草玉米450亩、紫花苜蓿200亩,打造下湿地改造养虾270亩、养虾精养池240亩和100亩养鱼垂钓体验区。同时,建成广场200平方米、人行步道1200米、花廊300米,无公害蔬菜30亩和餐饮店3个,栽植风景树2000株,改造人文景观10处,让产业与旅游景观带动回汉族群众增加收入。

  “今年以来,我们和村上积极组织已向西安、山西等地7家用人单位输送务工人员936人,还依托‘西安市镇安创业者协会’,在西安及周边兴办清真餐饮馆160多家,为全村解决就业岗位730多个,预计实现年劳务收入1900多万元,全村开发生态护林员、保洁员、治安员等公益性岗位55个,帮助不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解决就近就业问题,使全村有劳动力家庭达到了每户至少有一人外出务工就业的目标。”村党支部书记石宏星说。

  “现在基础设施改善了,致富产业稳定了,外来旅游的人多了,青树村的发展真是大有希望了,回汉族群众对巩固脱贫成果、稳步高质量发展充满了信心。”青树村联村领导王斌副镇长高兴地说。

  现如今,春看花、夏戏水、秋赏叶、冬观雪,青树村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避暑纳凉的绝佳圣地。青树村山青、水绿、路畅、村美,也成为镇安县乡村振兴新农村的典范村之一,是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