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江苏夫妻支农比翼飞 助力镇安振兴阔步行

2023-01-05

来源:商洛日报

  “小胡,你又来我们镇安了,去年支农工作没把你累趴啊!”镇安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认识胡新苗的同志调侃道。
  “群众把我们当希望,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胡新苗笑着回答。在镇安县,有这样一对接力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伉俪,他们就是从江苏省赴镇安县接力“支农”的江丁山和胡新苗夫妇。
  2022年11月,46岁的胡新苗提着两个行李箱,乘车近6个小时,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林业站来到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开启第二次镇安支农乡村振兴工作新征程。
  胡新苗说,她本想在浦口区能好好照顾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高三的女儿,但听到苏陕协作人才交流开始报名,她的心再次飞到那让她魂牵梦萦的镇安县,她要求战斗在商洛镇安乡村振兴一线。
  “胡新苗在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深入生产一线,把南方先进的育苗技术、苗圃管理技术和核桃板栗园管理技术免费传授给镇安人民,先后4次开班授课,奔走争取苏陕协作资金5万元扶持茅坪镇金泰福核桃种植合作社发展红仁核桃育苗基地10亩,产值40万余元。”镇安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黎世杰说。
  据了解,在江苏赴陕西的“支农”队伍中,南京人江丁山夫妻俩接力赴陕“支农”。丈夫江丁山离开陕西两年后,妻子胡新苗也选择了来陕“支农”。夫妻双双来陕工作的背后,是江苏人民对陕西的深情厚谊,是江苏社会各界对苏陕协作的积极参与。
  “江丁山夫妻俩都是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的干部。2018年10月,时任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政策改革办主任的江丁山来到陕西镇安县,从事林特产业发展和技术指导工作。在陕西商洛镇安工作的13个月时间里,江丁山结合当地的板栗、核桃产业自身的特点,指导和带动当地板栗、核桃产业朝着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由于他全程跟踪指导、传授种植管护技术,当地栗园村的3000亩板栗园产量和效益大幅度增加。他全程参与指导的一处种植园内的核桃苗成活率超过了90%,他也被商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南京市对口帮扶商洛市先进工作者’称号。”镇安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马云攀说。
  胡新苗告诉记者,2019年底,丈夫江丁山“支农”结束返回南京后,她又产生了前来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支农”的想法,她在丈夫返回南京后就申请来镇安“支农”了,但要么排不上队,要么忙于南京的工作走不开。经过多次申请,2021年9月,领导终于答应胡新苗的要求,派她来镇安“支农”三个月。
  “胡新苗是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人,她是浦口区林业站副站长、林业工程师,刚来镇安没几天就开始频繁下乡。”镇安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黎世杰说。可能是因为丈夫曾经在这边“支农”过的缘故,胡新苗对镇安的生活一点陌生感都没有,只想着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快帮群众在农林增产增收方面取得成效。
  “2021年秋天,镇安出现长时间降雨,造成不同程度的滑坡、道路中断,桥体被湍急的河水冲毁,个别房屋被泥石流冲坏。胡新苗不仅自己积极参加当地的捐款捐物活动,她还通过微信等渠道呼吁浦口区更多的人关注镇安,为镇安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尽一份力量。为了帮助镇安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她和镇安县的同事辗转多个镇村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营销理念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由于她讲授的知识易懂实用,每次培训时教室内都坐满了群众,实在坐不下的就在外面站着听课。”镇安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杜德斌说。
  “在镇安县‘支农’期间,胡新苗还协助镇安县林业局主要领导深入米粮镇等地,到农户家、田间地头了解、调研乡村振兴衔接情况,对当地的用材林、经济林(核桃、板栗、柿子)及林间农作物(玉米、红薯、土豆、南瓜、烟草、当地甘蔗、魔芋)特色产业全面调研,为制定乡村振兴衔接计划出谋划策。细致认真地入户考察调研后,她还和同事在自然条件较差的茅坪镇五福村引进了美国红仁核桃种植项目,将来可让32 户人家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镇安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朱晓丽说。
  镇安县永乐林业站高级工程师张晓健说,“支农”结束离开镇安时,胡新苗又给镇安县林业部门递交了一份产业发展建议书。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受到镇安县各方的一致好评。她老公江丁山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来镇安林特产业发展中心交流学习,规划设计镇安县八亩坪村良种核桃基地建设,先后争取苏陕扶持资金30余万元,该基地目前已进入初果期。胡新苗夫妻俩当好了苏陕协作的“桥梁”和战斗员。
  “苏陕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专业人才主动作为、真心帮扶,做到了工作职责清单化、管理制度化、成效目标化,援派人才通过带一个学徒、一个项目、一项技术,发挥了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保证了人才支援更有实效。助力镇安发展产业、推介土特产品,专业人才不仅给镇安人民带来了经济发达地区先进理念,同时也给各行各业注入了活力。这些‘支农’人员,他们是‘秦岭深处的南京人’,也是宁商协作中挂职干部之外的一支中坚力量。”镇安县永乐林业站刘醇宏说。
  胡新苗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农业人,她非常珍惜赴镇安学习锻炼交流的机会,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学到了镇安新颖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将江苏的特色品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思路做法跟镇安进行交流,搭建两地互学互帮桥梁。她坚信镇安对口协作工作一定能助力两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跨越千里,镇安情深;心有大爱,协作振兴。一批批来镇安交流学习的江苏农技人员前赴后继,与镇安干部群众携手并进。江苏与镇安协作故事仍在续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 相关阅读
  • 镇安多点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周绪虎)今年以来,镇安县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围绕“一厅四地”定位,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防风险,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镇安县科学编制《项目谋划工作导引》,谋...

    时间:10-27
  • 镇安打造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本报讯 (通讯员 黄明坤)近年来,镇安县司法局积极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以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多层次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镇安县司法局投资...

    时间:10-26
  • 镇安加快交通项目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毛加雷 侯兴华)今年以来,镇安县紧紧围绕实施“一厅四地”战略目标,践行“交通先行”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项目环境保障,有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镇安县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

    时间:10-23
  • 镇安持续做优做强农业特色产业

      本报讯 (通讯员 陈维智)近日,镇安县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在售的农产品种类已达30多种,土鸡蛋、花菇、魔芋制品、板栗、象园茶、腊肉……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5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全...

    时间:10-21
  • 镇安慰问高龄退役军人

      本报讯 (通讯员 谢云涛 徐启坤)10月19日至20日,为了隆重纪念即将到来的第11个中国“老年节”,弘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作风和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由镇安县慈善协会募集...

    时间:10-21
  • 镇安质量强国建设工作受省政府表扬

      本报讯(通讯员谢忠彪)近日,省政府发文对镇安县质量强国建设工作予以通报表扬。   2022年以来,镇安县委、县政府围绕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县、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

    时间:10-20
  • 镇安加快板栗产业振兴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通讯员丁昶池)近年来,镇安县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以人才汇聚推进产才融合为引擎,创新构建“板栗基地+人才发展”模式,强化人才赋能,加快板栗产业振兴发展。   制定出台《...

    时间:10-18
  • 镇安创新出租汽车行业 服务满意度评价机制

      本报讯 (记者 王江波)近日,记者从镇安县交通运输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运营服务行为,杜绝出租车驾驶员服务素质低、经营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差等问题,镇安县交通运输局出台了出租汽车行业服务满意度评...

    时间:10-18
  • 镇安县总工会举办职工读书会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丽)近日,镇安县总工会在劳模疗养基地金台书院组织开展职工读书会活动,旨在号召全县广大职工群众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不断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书香镇安”...

    时间:10-16
  • 镇安加快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集聚地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 通讯员樊 斌)今年以来,镇安县以党建领航协同推进、聚合资源搭建平台、引育人才赋能发展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总思路,探索“强化三级网络体系、集聚‘三色’振兴人才、实施九条引育措施、优...

    时间:10-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