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小城镇安栗飘香

2024-10-17

来源:商洛日报

    村民忙着捡拾板栗

  金秋送爽,板栗飘香。9月26日,走进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板栗种植基地,一片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只见村民手持长长的竹竿,仰头专注地瞄准板栗树枝头密密麻麻的栗毛球。“啪啪啪”的声响此起彼伏,栗毛球如密集的雨点般簌簌落下,砸在地上,发出欢快的声响,地上很快就铺满了一层,它们圆滚滚的,似一个个蜷缩起来的小刺猬。有的村民则提着竹笼或拿着布袋,忙着捡拾地上的栗毛球,整个金钟村板栗种植基地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我们村今年板栗产量约160吨,初步预计产值在96万元左右。”金钟村党支部书记王习尧高兴地说。板栗种植是金钟村的传统产业,以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围着板栗转。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板栗特色产业引领作用,增加村民收入,村里在大梅子沟片区创新推广“数字板栗”模式,选取了1000多棵树龄超过20年的优质板栗树,进行精细化数字管理,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精心管护,保障板栗品质。王习尧说:“我们选取的这些板栗树通过网络公益平台的‘我在秦岭有棵树’认领活动,以每棵100元的价格被消费者认购。认购板栗树的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板栗生长的实时画面。板栗成熟后,村上会将新鲜板栗寄给全国各地的认购者。”
  板栗种植大户甘宏文高兴地说:“我们家的板栗树已被认购200多棵。”当下,甘宏文和全村50多户栗农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用他的话说,现在全村人不是在打板栗、捡板栗的路上,就是在给板栗去壳、包装邮寄的路上。
  伴随着板栗香,走进镇安县城的大街小巷,板栗销售的场景热火朝天。一个个糖炒栗子摊位前,大铁锅支起,板栗在锅里翻滚跳跃,热气腾腾,香甜的气味肆意飘散。摊主们热情地吆喝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老板,这板栗怎么卖呀?”来自西安的游客王甜问。摊主笑容满面,连忙回答:“十五块钱一斤,咱这可都是新鲜现炒的,保证香甜可口!您可以尝尝。”王甜尝后忍不住称赞:“不错不错?我买点儿。”摊主熟练地拿起铲子,将板栗从锅中铲出,称重后迅速装进纸袋,递给她:“您拿好,趁热吃,味道更好。”
  “老板,你这生意这么好,肯定有啥炒板栗的秘诀吧?”围观的群众笑着问。摊主一边忙着招呼其他客人,一边回应说:“没啥秘诀,用的板栗是我们镇安本地的大板栗,品种好,味道正宗,再把炒板栗时的火候掌握好,自然而然味道就不错。”
  镇安板栗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具有个大、皮薄、肉厚、味甜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镇安县也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镇安县积极推动电商发展,采用“互联网+”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将镇安板栗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品尝到这一美味。镇安县还举办板栗文化节等活动,提高镇安板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商家前来采购。此外,镇安县将旅游业与板栗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以板栗种植为主、乡村旅游为辅的秦岭山水乡村模式,不断做精做优板栗产业链。
  据悉,目前镇安县种植板栗60万亩,年产量7500多吨。该县持续加大对板栗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板栗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让“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更加响亮。板栗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了推动镇安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 相关阅读
  • 镇安开设“入党第一课”

      本报讯 (通讯员 魏 华 邹大鹏)翻开镇安县米粮镇清泥村预备党员刘纳的学习笔记,既有各类理论政策知识,也有实地研学后写的心得感悟,内容记录得详实认真。   10月12日,在参加完镇安县委组织部组织的2024年...

    时间:10-17
  • 镇安提升乡村医生素质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佳姝玉 朱烜玉 符明月)“这次培训的内容和我们日常工作息息相关,让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宣传等很多专业知识,对我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近日,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村医李承霞参加...

    时间:10-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