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符明月
江苏浦口与陕西镇安隔着秦岭山脉,隔着万水千山。然而,随着苏陕健康扶贫战役打响,一批又一批的医疗专家,背上行囊,踏上了到镇安支医的征程。
在这里,他们播撒着希望,也挥洒着汗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来自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魏丽,也是这支援大军中的一员。
初到镇安,高山绵延,层峦叠嶂,让久居平原的魏丽心潮澎湃,她被眼前这座风景秀丽的小城深深吸引着,于是,暗暗下定决心,要为这里的群众做一些事。
根据专业特点,魏丽被安排到了镇安县医院急诊科工作。当时镇安县医院正处于创建国家胸痛中心的攻坚时期,她的到来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把双臂伸直,注意按压角度……”急诊科抢救室里,魏丽“放手不放眼”,一点一点地纠正、一次一次地修改、一遍一遍地演练,从演练脚本的案例植入、情景设定、角色分工,到演练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护理操作规范化等方面,逐一进行详细指导。此外,魏丽对标国家胸痛中心基础版评审要求,带领镇安县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对抢救车及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整理,更提升了抢救成功率。
在帮扶工作中,魏丽发现急诊科护理文书工作存在空缺。对此,她根据《护理文书书写与管理制度》,结合急诊科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并开展护理文书学习培训,让护理工作有据可依。
“支医工作是短暂的、是阶段性的,但百姓在这里生活是长期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魏丽坚持每周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操作技能培训。对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心肺复苏术、除颤技术、洗胃技术等常见操作进行示教并联合急诊科制定及修订36条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完善了38条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的急救流程,为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争取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帮到“心”上,扶到“根”上,一直是魏丽到医院对口帮扶的目标。镇安境内山大沟深,大部分村落比较偏远,群众一旦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等特殊情况,很容易错过黄金急救时间。因此,在镇安生活和工作的近半年里,魏丽除了做好日常的临床工作,还经常跟随援陕医疗队深入到茅坪、大坪等偏远镇,携带急救模型和设备,把急救知识和技能送上门。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转眼间,魏丽在镇安的支医工作已接近尾声,然而,这半年的支医经历,也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