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张富成:舞出非遗古韵美

2025-02-18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方方

  2月3日,张富成在镇安传统舞蹈《明月和尚度柳翠》中扮演大头和尚。

  2月3日,镇安县文化馆在镇安县中心广场举办春节文化惠民活动。活动现场,表演者们身着华丽盛装,以精湛绝伦的技艺将舞龙舞狮的灵动与威武展现得栩栩如生。除此之外,旱船、秧歌等精彩节目也轮番登场,把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众多节目中,最受群众欢迎的当属商洛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安传统舞蹈《明月和尚度柳翠》。

  活动当天,大头和尚的扮演者张富成与搭档早早来到现场做准备。只见他动作娴熟地将道具绑在身上,穿着灰布长衫,戴上大头和尚的面具,随后便和装扮好的搭档一同开启了精彩表演。在民族打击乐欢快的伴奏下,二人踩着固定的鼓点,以诙谐夸张的动作,生动展现出和尚扫地、洗脸、挂画等生活情节。整个表演持续了20多分钟,幽默风趣、别具一格的演出形式,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喝彩。

  今年68岁的张富成,与《明月和尚度柳翠》这一传统舞蹈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从20多岁起就拜师学习,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在镇安县进行义务表演。张富成从小就对舞蹈和音乐满怀热爱。上高中后,他毅然选择学习艺术,成了一名舞蹈生,系统地学习了表演及打击乐。1976年,从镇安县高中毕业后,他依然对艺术怀揣着炽热的情感,常常观看县里的各类文艺演出。有一次,他看到舞狮队的精彩表演,被那霸气的场面深深吸引,随即萌生了学习舞狮的想法。然而,在学习舞狮时,由于他身材太过瘦弱,很多高难度动作都无法完成,队员们劝他放弃。

  “狮子头特别重,我体型太瘦小,根本撑不起来,很多动作没办法发挥好,学起来还比较危险。”张富成回忆起那段经历,依然感慨不已。就在他想要放弃演艺梦想时,一次元宵节演出让他邂逅了大头和尚表演。扮演者独特的装扮和细腻的故事演绎,令他眼前一亮,于是他决定尝试扮演大头和尚。当时,镇安传统舞蹈《明月和尚度柳翠》的扮演者杨子章,是该舞蹈的第二代非遗传承人。张富成专门登门拜访杨子章,表达了自己想要学习这门技艺,将镇安传统舞蹈发扬光大的强烈愿望。杨子章见他一脸真诚、潜心求学,便答应收他为徒。就这样,他成了《明月和尚度柳翠》的第三代非遗传承人。

  “虽然这个舞蹈不像舞龙舞狮那样需要很大的力道,但难度也不小。”张富成说道。大头和尚从穿着方面就有诸多讲究,因为他身材瘦小,需要用绳子把道具绑在身上,塑造出和尚的大肚子。外形装扮好之后,还要根据剧情需要,将和尚在寺庙里一天的生活通过无实物表演展现出来,比如开门、洗脸、扫地等动作,不仅要控制好手脚动作的幅度,还要根据音乐节奏变换步调,再与搭档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整个表演。在认真学习了一年后,张富成就开始登台参与演出。

  每年正月十二至十六,张富成都会上台表演或者进行巡街演出。无论天气多么寒冷,他都会坚守在表演一线,一坚持就是40多年。由于担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2022年,张富成开始把大头和尚的舞蹈技艺传授给儿子。每到周末,他都会拉着儿子一起学习几个小时。“特别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我提供了展示舞蹈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张富成笑着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每一次演出,看到群众的热情,听到大家的喝彩,我觉得这么多年的坚持太值得了。只要我还能站在舞台上一天,我就会继续用心演下去!”张富成满含深情地说。

  • 相关阅读
  • 青槐社区:党建引领社区蝶变 史馆见证时代变迁

      本报通讯员 田玉丽  学生在青槐史馆参观  近日,镇安县永乐街道青槐史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观。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生动地记录着青槐社区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

    时间:02-18
  • 茅坪回族镇突出重点开新局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少斌 成思远)新春伊始,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以作风建设为开端,以项目谋划为指引,以产业发展为先锋,以平安稳定为保障,持续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奋力冲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春节收假后,茅坪回族镇...

    时间:0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