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影视公司规模和影响力现在已经很大,你们俩当年一起出道,你有没 有想过要把工作室做得规模更大一些?”
“本山的模式我做不了,一是我头脑不行,经商理念不行,不愿做冒险的事,而且我的人脉关系也不行。但本山适合,我们俩在县剧团就在一起,在铁岭也是,本山的头脑、思维能做成很大的产业链。我做不了那么大,我只能一点一点做,这个项目来了,我觉得适合我做我就做,不行我就不做。
“不过,我们也正在转型,今年想往市场里闯一闯,打算做一部都市喜剧,讲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发生的变化和故事,剧本正在创作阶段。”
投资界的“旱鸭子”
对于投资来说我就是个旱鸭子,我根本就不善于理财,也不适合做生意。 ”他评价自己是个典型的“巨蟹”,超级保守型投资者,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安稳平淡。“踏踏实实做人,夹着尾巴走路,稳稳当当前进,争取不做失败的东西。”潘长江总结自己的性格,“这也是巨蟹座的一个特点,我做事首先会考虑到责任,要有的放矢,例如做一部剧,首先得确定必须有平台播才会拍。”这种性格特点在潘长江做投资理财决策时显现得淋漓尽致。“股票、基金、期货、信托这些东西我都本能地抗拒,都有风险!”潘长江说。作为金融机构眼中的大客户,每次去银行办理业务,潘长江总少不了被各种客户经理“缠住”介绍业务。每当这个时候,潘长江就会“打哈哈”:“不用了,谢谢。”其实,潘长江也不是没有心动过。2000年,他当时的银行客户经理介绍说,有一款基金,一年的收益能有10%左右。“有风险没?”“没多大风险。”“他是我的客户经理,总不能骗我吧?”于是,潘长江买了50万元这款基金。两个月后,他给客户经理打电话:“怎么样了?”“降了一点儿。”又过了两个月:“怎么样了?”“又降了一点儿。”再过两个月,他第三次打电话:“怎么样了?”“现在又降了一点儿。”“你就说我那50万,现在还剩多少?”“45万。”
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投资尝试,以潘长江立即赶到银行,把基金全部赎回告终,时间:6个月。对于保险潘长江更不买账,他的逻辑非常简单:“我好好的,干吗要买那玩意?多不吉利啊。”“那你在演戏之外,从没想过做点儿什么?”“想过!头八年就有这个念头了,我想开个餐馆。有时候一个人坐那儿,就会在头脑中勾勒我的餐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都被我太太给打消了。”因为此前不是没有这样的尝试。早在1996年还在铁岭时,潘太太和3位朋友,每人出资25万元合伙开了一家夜总会,结果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悉数赔尽,还欠了一堆债,潘长江又掏了七八万元还上才算关门了结。“我就是这样的人,只要朋友来了,一个电话,肯定免单,结果最后夜总会肯定是赔钱了。开餐馆钱多半也是如此,朋友这么多,免单还免不过来呢。”潘长江笑道。
欠钱的感觉很难受
潘长江的保守在他的房产投资上也有充分发挥。“虽然房子赚了钱,但我也有后悔的事,都是传统观念害了我!”听着是诉苦,可由潘长江说出来,还是让记者觉得有点搞笑:“怎么会?”“我这几套房子,都是贷款买的,可每次我都是提前还清。当时不明白啊,现在很后悔,贷款这东西,越早还越不合适,利息越高。因为前面还的都是利息,本金根本没减多少。”
潘长江举了个例子,买第二套房子时,他贷了200多万元,利息71万元左右。第五年的时候,想到自己每个月要还3万元压力太大,就凑了所有的积蓄去银行提前还贷,结果发现利息已经还了50多万元了,“前几年净还利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