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剑指“不合理住房需求”
在北京市发布的《通知》里,文件首次提出要“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并从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四大方面作出规定,而“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摆在了首位。
从新“国十条”到各个地方政府调控细则,无不在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
北京一家房地产机构的老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细则是对“国十条”的落实,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是针对北京市场特色的调整,主要针对投机和部分投资性购房,而对于自住和改善性需求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对项目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就项目销量而言,部分项目的销售量将下跌50%。
万科营销总监肖劲在谈到北京的最新调控举措时表示:“这一规定必然将限制购房需求,抑制投资性需求,但对于第一次买房的刚性需求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他还表示,新政对低端买房客户的影响表现在一些位置好、户型面积小的楼盘将受益,而对一些豪宅、大户型楼盘、定位投资型需求或第二居所的楼盘影响较大。
■前瞻
税收将是下一步调控重点
陈国强认为,地方版的调控措施不会是终点,仍将会有一批政策陆续出台。他表示,大家有比较一致的预期是在税收方面的突破,无论是房产税还是住房保有税,或者是特别消费税。过去探讨物业税较多,现在更多的是讨论在已有房产税的情况下做一些变形,也可以把它视为物业税的一种过渡的形态。预计这个首先会在少数房价上涨比较快、市场比较成熟的若干城市做试点。
陈国强还表示,未来加息不一定会是针对房地产的,可能是因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整体需要,或者综合全局的需要。这些方面的措施都是有可能出来的。
◎广东楼市表情
市民焦虑“等房”炒客惶恐“抛房”
目前楼市量跌价挺,众多的购房者在观望当中,继续等待合适价位的房子出现。
一些降价幅度较大的房子立即成为购房者抢购的目标。4月22日深圳市南山区的某商务公寓以每平方米低于市场价4000元的价格开盘,引来大批买家冒雨抢购,当天就卖出400多套。据悉,这是楼市新政后深圳首个开售的新盘,该盘开售前给意向客户的报价是1.6万-1.7万元/平方米,而开盘日打了9.1折,7日内签约还有额外9.9折,实际成交均价为1.5万-1.6万元/平方米,而周边的房价都在1.9万元/平方米左右。
21世纪不动产深圳泛城总经理杨创慧告诉记者,对于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来说,他们对房价的心理预期很低,容易出现恐涨心态。
在广州,胡芬约了中介周末去看房。胡小姐说,中介关于新盘的介绍在小区里一抢而空,大家都在问最近有没有降价,但得到的答案令人失望。“我们准备看的中海锦榕湾,4月24日开放全新样板间,报价比原来的18000-23000元/平方米更高,为17000-25000元/平方米。我们想买朝向好的,价格估计是两万五。”胡芬说。
而对于炒家来说,宏观调控的震慑力开始显现,有的在观望,有的开始离场。“最近我能感觉到明显不一样,一些投资客开始几套乃至几十套成批往外抛,但价格却比市场价低了不少。”深圳资深投资客邹建民说,他所认识的投资客大多在两会前就抛售了手里的房产,没有跑完的人开始恐慌了,但也有一些人还抱有幻想。
买卖双方都在焦虑观望。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的成交数据显示,(4月19日-4月25日)深圳市新房市场成交量大幅下滑,一周7天共计成交417套,面积3.65万平方米,环比前周分别出现60.70%和63.86%的巨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