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交易低迷对券商上半年业绩产生了直接影响,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收入均有所下降。但“东方不亮西方亮”,上半年券商的自营业务却出现大幅增长。相对于广大股民而言,券商的股票和债券投资“战绩”抢眼。21日公布中报的兴业证券(601377)和西南证券(600369)的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均在2倍以上。同时,兴业证券还计划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扩大创新业务规模。
自营业务“撑门面”
波段操作、布局债券市场和股指期货成为券商上半年证券投资的“成功之道”。
兴业证券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1亿元,同比增长0.99%;实现净利润3.46亿元,同比下降9.26%。不过,公司上半年自营业务表现抢眼,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了234.67%。
兴业证券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抓住二级市场阶段性机会,实现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受市场交易量和股权融资额下降及投行项目发行不均衡的影响,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和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同比大幅下滑。上半年公司证券经营业务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下降25.32%;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同比下降82.71%和21.80%。
可以看到,兴业证券上半年投资中,除了持有的嘉实沪深300ETF出现亏损外,其余多只企业债券都带来了收益。而公司投资的格力电器、海信电器也分别带来收益3041.19万元和5206.39万元。
西南证券中报也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下降14.11%;实现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15.72%。公司自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23.79%。
公告显示,西南证券上半年投资了金地集团、中信证券、万科和五粮液等多只股票。除了五粮液亏损了182.64万元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盈利。其中投资中信证券实现收益4612.13万元。
此外,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券商在上半年的证券投资业务均出现明显增长。招商证券表示,公司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波段操作,并持续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对冲了投资组合的下跌风险。
扩大创新业务规模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券商开始积极布局各项创新性业务。兴业证券21日公告称,公司拟以不低于10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募资不超过50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扩大公司业务规模、特别是创新业务规模。
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多个方面,包括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并支持其扩大业务规模;支持场外市场业务的发展;扩大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提高创新型自有资金投资业务规模;加大对香港子公司的资本金投入及跨境业务的投入;扩大承销业务准备金规模;加强成熟人才的引进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战略投入。
兴业证券表示,相对于其他已上市大中型证券公司,公司净资本规模偏小。随着大量消耗资本的创新业务陆续推出,业务开展受净资本制约较为明显,因此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增加资本金,扩大业务规模特别是创新业务规模。
近期新三板试点扩容,也令券商的场外业务迎来发展机遇。兴业证券指出,公司场外业务部成立不久,人员较少,需要投入资源大力充实专业队伍、培养专业能力。公司拟通过此次再融资募集资金为做市商业务做好资金准备。(中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