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肖云 李亮)近几年,智能手机迅猛发展,似乎一夜之间,人类就迈入了3G时代。一部小手机,却包罗万象,掌上的诸多精彩诞生了“手机控”这一群体。一位手机销售员笑称:“手机,就是借用电脑的技术,占据电脑的市场。”
从奢侈品到消费品再到时尚品,手机就像一张靓丽的名片,无人不有,无处不在。在丰富多彩的手机市场中,记者发现,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手机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学生——手机也是学习用品
小学生用手机如今是屡见不鲜。柞水县石镇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10岁,为了防止孩子放学贪玩不回家,她特意给娃配了手机。据了解,她孩子所在的班级至少有一半学生都配有手机,但是平时老师不让带进学校,怕影响学习。
大学生用手机早已普遍。大学生大多来自四面八方,有的离家千里求学,为了方便和家人联系,手机成为一种必需品。小付是西安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她称考上大学后,家里就给她配了手机,虽然功能不多,但也能上网查查资料。
中低收入人群——支持山寨的中坚力量
山寨、高仿机因其价格低廉、功能强大,备受中低收入群体的青睐。20多岁的小邓是市区一家建筑工地的工人,他坦言,自己用的就是三四百元的山寨机,图的就是便宜。“工地上做工有时很吵,我这机子声音大,也能听到。晚上没事了上上网也免得无聊,即使坏了,扔掉也不可惜。”
潮人群——玩的就是品质
年龄在20到40岁之间,文化层次较高,有稳定收入、经济宽裕、生活无忧,喜欢尝试和挑战新事物,总是走在时尚的前端,这类人统称“潮人群”。
小许就是典型的潮人一族。20多岁的她,在市里有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她称,自己的业余爱好就是研究各种数码电子产品,最看重手机的质感和系统。去年12月份iphone5首发,她在寒风中排队到深夜,就为尽快得到梦想已久的爱机。“如果没有手机,我真不知道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她说,自己到目前为止已换了不下十个手机。
老年人——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幻莫测的手机,在老年人的眼中,也始终只是一个接听和拨打电话的工具。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加上他们对新事物的适应较慢,催生了老年手机的产生。
家住商洛市区的全阿姨,今年67岁,她拿着儿子送的手机说:“年纪大了,太花哨的手机我也用不了。像在手机上看电影、玩游戏,我们不会也不感兴趣。这种老年手机,功能简单,按键上的数字又大,电话铃声也很响,接听起来都很方便。”记者仔细看了全阿姨的手机,发现这种手机虽然很不起眼,但设计确实比较人性化,按键都是凸起的,很容易按下去,而且还带有数字读音。
手机进入智能时代
商洛日报讯(肖云 李亮)二十多年前,手机,还是很多人心中一个遥远的梦想,如今,它就像出门前随身携带的钥匙一样,寻常但不可或缺。在业内人士的介绍下,记者整理出了手机从出现到普及的几个时代。有怀旧情节的人们,一定会想起曾经用BB机、大哥大、小灵通、老式诺基亚的年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BB机、大哥大、小灵通、手机和谐共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传呼机、大哥大的黄金时代。1997年,当时在市水务局上班的房先生,花了670元买了第一部BB机,“有事就call我”,是当时的流行语。“那时大哥大很贵,一万多元才能买到,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买得起。传呼机便宜些,也很方便,但是有人呼的话,得用固定电话回过去。”房先生称,那个BB机只用了两三年就淘汰了,但是他一直保留着,现在把它当闹钟来用。
与手机前后出现的小灵通因为信号覆盖面小,也是昙花一现之后随即淡出市场。
1995年,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品牌手机开始进入国内市场。据了解,当时的手机卡是一个整版卡,得先用身份证到营业厅办理,先打电话再付费,手机屏以白、灰屏为主。
家住市区的张大妈回忆称,九十年代,儿子正在深圳打工,1995年回家过年时,带回了一个8000元的手机,那是张大妈一家人第一次见到手机。
2000年至2010年:手机主打天下,竞争各领风骚
2000年后,手机逐渐普及。此后的两年间里,手机屏从蓝屏、七彩灯、假彩屏(即屏幕背景是一张彩色的图片),发展到彩屏。铃声从单一的嘀滴声到和弦音乐;样式也从直板到翻盖、双屏、滑盖;功能不再限于接打电话、发信息,开始出现了小游戏、备忘录。
2002年,手机市场开始出现按键触摸、手写屏,随后,出现了塞班操作系统,可下载音乐、进行录像的手机诞生了。有的手机还出现了外接摄像头,连上手机后可即时拍照,但是像素很低。
2004年前,在商洛老乡的记忆里,有手机的人还是很少,很多人仍然在用呼机。小王告诉记者,2003年自己还在县高中读书,班里70多个学生,只有两三个人配有手机,当时他们和外界联系主要靠家里的固定电话。2007年,大学快毕业时,为了方便找工作,小王才配了第一部手机。在她的印象里,当时诺基亚因为耐摔,和摩托罗拉一起成为身边人追捧的品牌。
2008年,手机市场进入了寒冬期,因为多数人都有了手机,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大多品牌缺少创新。一些厂商另辟蹊径,开始研发功能更强大的智能机。之后,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系统,但由于版本过低、速度较慢、应用程序少,只能下载图片,所以没有流入市场就已销声匿迹。
2010年至今:智能手机风光无限,掌中精彩尽收眼底
2010年智能手机真正打入市场,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兴起。手机处理器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四核,版本更高,运转速度更快,流畅性更好。以安卓为主的操作系统占据了大半个市场,除此还有苹果的IOS系统、塞班、百搭等。一位行内人形象地称:“安卓就像人脑一样,能存储和运算,类似于电脑中的windows系统。目前,在手机系统里,安卓因简单快捷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业内人士称,概念机是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例如,老太太在外面买菜,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家里电饭堡煮饭的状态,在饭好后通过手机遥控,切断电源。他告诉记者,上海等地已出现了手机刷公交卡坐车的情形,看来,概念机的时代也即将来临了。
手机保养小常识
1.不要把手机放置在高温潮湿地带。
2.在电压不稳时,避免用万能充电器对手机充电,应使用线充,这样可以使忽高忽低的电压得到缓冲,避免对手机造成伤害。
3.选择手机屏保时,不要选用带胶的,因为贴这种膜时间久了,很容易造成胶体渗入手机,导致花屏,或者在更换屏保时容易将手机屏撕裂,应尽量选用带静电吸附的屏保。
4.手机不慎浸水时,应第一时间抠下电池,用干毛巾擦干,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而不能直接放在太阳下暴晒或是用吹风机吹干。
5.手机发热时,应将后盖打开,如果电板发热或鼓起,建议更换新电池。
6.接听电话时,最好能用一侧耳朵接听一会,就改换为另一只耳朵,不但对听力有好处,还能避免因长期举臂而引起的手臂韧带和关节损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机肘”。
7.睡觉时手机应该放在离身体一米远的距离,孕妇则应放在离身体至少三米远的距离。(肖云 李亮)
怎样辨别正品和高仿手机
商洛日报讯 (肖云 李亮)安卓系统、电容屏、wifi无线上网、看电影、玩游戏、写文档、逛淘宝……走进我市各大手机卖场,记者发现,这里俨然是智能手机的天下。联想、华为、小米、康佳、酷派等国产品牌成为新秀,价格更是从百元到千元不等。“选这个,还是选那个?”面对款式多样的手机,很多“准用户们”甚至有点无所适从。
在市名人街一家卖手机的商铺里,一位30来岁的大姐拿着几个月前在这里买的手机向店主抱怨:“这手机买回去第三个月就出问题了,别人一打电话,它就自动关机,这就不说了,上次单位有急事打电话给我,它又自动关了,差点误了事。”记者注意到,她手中的票据显示手机价钱为999元。
国美电器的手机店长小余,做手机行业已有10年了。他告诉记者,目前在我国,国产及外贸的手机品牌共有300多种,很多他都没有听说过。但如何区分正品、山寨、高仿机,他有自己的一套经验。
小余介绍,一些小的手机厂商模仿主流品牌手机,并加以创新,自己再取个品牌名字,这样生产出来的手机统称为山寨机。高仿机则是根据市场上销售较好的手机以1:1的比例生产出来的,价格越高,质感及性能越接近本机。
一般而言,山寨机价格较低,功能众多,基本上都是双卡双待模式。外壳上色一般采用喷漆技术,没有正品色泽鲜艳,且外放铃声较大。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屏幕有一种白蒙感,有的山寨手机外壳拐角的弧度不均匀,机身相对正品机更重。“山寨手机最大的缺点是辐射大,对耳膜的影响大,虽然待机时间长,但是电池容易发热并易烧毁手机”。小余强调。
“另外,高仿和山寨机的电池主板上下两头一般有硬胶,中心有空软或条杠感”。小余称,打开手机后盖,抠掉电池,主板上都会有一个进网许可和手机厂商生产条码号,仿机的入网许可证字体偏大,颜色呈深蓝或红黄色,而正品机一般为浅蓝色。消费者也可以根据条码上的品牌、型号、生产ID等信息上网查询真伪。
小余告诉记者,目前,还有一个检测手机是否正品的方法,即核对手机机身串号(IMEI),在待机状态下键入“*#06#”,查看屏幕上的串号和手机背后标贴上的串号以及包装盒上的串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说明手机的主板可能被换过。
随着技术的发展,高仿手机越来越逼真,有的肉眼很难分辨。小余建议广大市民,最好还是采取正规途径,去大型商场、专卖店购机,并记得索要购货凭证,凭证上应写清产品的品牌及规格型号等。这样,不仅产品在质量、售后服务上有保障,发生争议时也便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