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商洛马铃薯 农民金蛋蛋

商洛马铃薯 农民金蛋蛋

2013-03-26 09:05:09


刘全虎在检查马铃薯薯种质量


刘全虎(左)在大田查看马铃薯生长情况

  商洛日报讯(记者 刘占良)采访刘全虎很难,难就难在和其他科技人员一样,他只会做不会说,记者问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他时不时会用专业术语来解释,往往要费很大劲才能听懂。从事农业科技工作33年,他先后从事土壤肥料、农作物耕作栽培、马铃薯试验研究、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主持、合作组织实施完成了部、省、市级重点科研推广项目10多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7项,取得较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些有目共睹的成绩,可凝结了他不少心血。

  马铃薯是农民增收新亮点

  刘全虎1957年7月生于丹凤,1978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专业,1979年11月分配到商洛市农科所工作至今。1995年6月任粮经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2000年12月取得高级农艺师职称,2005年7月任粮经研究室主任,陕西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产业专家大院首席专家,陕西省农业科技110市级信息服务专家。

  种子是基本的生产资料,马铃薯种薯质量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工工艺改进,市场需求扩张,经济效益提高,特别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的发生和蔓延,是解决其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提高种质的有效途径。因而开发和推广马铃薯脱毒技术,繁育出生产所需的马铃薯,并应用到生产中去,发挥其良种的增产作用,对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和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马铃薯是商洛继玉米、小麦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一种耐旱、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我市无论是坡塬还是平川,特别是中高山区更是适宜种植,面积与建国初期相比增加了1.4倍,效益增加1.9倍,可以说马铃薯已成为商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商洛马铃薯脱毒技术专家

  2005年底,刘全虎承担了国家农业部“陕西省商洛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和陕西省农业厅“商洛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项目。接到任务后,刘全虎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根据多年来对马铃薯的研究,他发现,商洛虽然是马铃薯主产区,但在生产过程中却存在品种退化、病虫害多、单产低等弊病,如果不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商洛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于是,他便马不停蹄地出外考察,先后到北京、天津等地学习先进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回到家时已是农历腊月二十六。

  第二年开春,刘全虎就带着一帮人着手基地建设。问题又来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原因是他们祖祖辈辈种植了多少年马铃薯,也没有见人制过种,还不照样种植,现在要种植马铃薯还要先制种,许多人嫌麻烦。见说服不了群众,刘全虎就把种子发放给群众免费种植,待到收获期,用良种种植的马铃薯产量比普通马铃薯产量增加了一倍多,群众一看就傻眼了,刚挖出的马铃薯还在地里就被当地群众抢购一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刘全虎就打开了工作局面。接着,由他主持实施完成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项目,每年生产脱毒苗375万株,500万粒脱毒微型薯。为了优化品种,他还从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天津农科院、绵阳农科院、徐州农科院等十多家科研院校引进马铃薯新品种32个,在全市七县区累计推广80多万亩,引进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在全市每年推广面积达到40多万亩,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脱毒种薯农民增收数亿元

  有了种薯,没有基地推广,就不能大面积种植,就不能产生效益。于是,刘全虎他们在全市七县区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14处,原种基地3500亩,良种繁殖基地3.2万亩,并建设市、县、镇、村“四级三代”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累计繁育脱毒种薯13630万公斤,推广面积150.33万亩,平均亩增产480.1公斤,新增总产量45474.33万公斤,新增纯收益47178.63万元,该项目2011年获商洛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一位),2012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三等奖。由他主持实施完成的“马铃薯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引进新品种26个,试验筛选出紫花白、早大白、夏波蒂、陇薯3号为主栽品种,推广“一推五改”集成技术(一推:推广应用脱毒技术和脱毒种薯;五改:改马铃薯1:1间套为2∶1间套模式,改露地种植为地膜覆盖种植,改传统施肥为配方施肥,改平作为垄作,改见病防治为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累计推广面积162.66万亩,平均亩增产586.3公斤,新增总产量68667.5万公斤,新增纯收益64657.5万元,2012年9月15日经专家组评审为商洛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接着他还组织实施完成了科技部下达“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商麦9722选育研究”项目,累计推广80万亩,新增纯收益2200万元,2010年获商洛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三位)、2011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商洛地区高效农业栽培模式研究与推广”项目,研究推广小麦/玉米/大豆、蔬菜高效套种、粮经间套、粮油间套等七种高效模式,累计推广127.27万亩,平均亩净增产值231.59元,新增纯收益1287万元,2000年获商洛地区行政公署科技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合作实施的“微肥锰、锌对小麦增产作用的试验研究及锰肥推广”项目,1992年获商洛地区行政公署科技成果三等奖;“微肥锌对玉米增产作用的试验研究”1986年获商洛地区行政公署科技成果二等奖;协作完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商麦5226选育研究”项目,2011年获商洛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九位);协作完成的“黑木耳袋栽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2006年获商洛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第十一位)。

  马铃薯加快走向产业化

  近年来刘全虎在全市七县区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14处,面积3.5万亩,每年生产各级脱毒种薯3.8万吨;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处,面积100亩,每年生产小麦良种2.5万公斤。每年在全市建立马铃薯示范点32个,累计示范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200万亩马铃薯生产;小麦新品种示范点28个,示范面积1.2万亩。2010年配合市农技站在商州、洛南、山阳三县区完成马铃薯高产创建34830亩,平均每亩产3107.3公斤,百亩核心攻关田正副各3个点,面积1046亩,平均亩产3587.9公斤,创陕南三地市最高产量。2011年马铃薯高产创建实现了整市推进全覆盖,使我市马铃薯产业被市政府列为“四大产业”之首,到“十二五”期间发展到“百万亩”产业大市,做到“北有榆林,南有商洛”的产业发展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刘全虎科研组在我市共引进、推广、试验马铃薯品种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高产型紫花白、克新1号、克新3号;高淀粉型陇薯3号、坝薯9号;早熟型中薯3号、5号、9号;加工型大西洋、费乌瑞它等品种,先后组装配套集成了地膜覆盖、垄沟种植、冬播、短壮芽、间作套种、配方施肥等一批高产栽培新技术,促进了全市马铃薯单产的提高。

  商洛市地处陕西东南部,312国道、西武高速、西南铁路贯穿全市各县区,交通便利,为马铃薯的销售运输开辟了新的途径,马铃薯产品远销河南、湖北、西安等各大城市。加之商洛马铃薯成熟早、品质好、上市早,添补了市场蔬菜短缺。如今,在刘全虎他们的努力下,全市现有马铃薯中小加工企业5个,专业加工企业56个,家庭淀粉作坊2.5万个,年加工转化鲜薯15万吨,从事薯产品营销人员近万人,年销售商品薯约10万吨,年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200多元。目前,全市各地已建立起马铃薯示范点30多个,加工型品种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正在孕育而生,为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 相关阅读
  • 洛南3万吨马铃薯精淀粉项目投产

      本网讯 (魏军)日前,洛南县成华工贸有限公司3万吨马铃薯精淀粉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运营。  该项目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新建年产3万吨马铃薯精制淀粉生产线、成品库等配套设施,是市、县&ld...

    时间:12-21
  • 商洛部署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

    11月29日,我市召开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总结今年马铃薯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明年马铃薯生产工作。...

    时间:12-03
  • 农业部检查我市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本网讯 (记者 贾书章)9月6日,国家农业部检查组一行来我市检查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情况。  检查组一行深入商州区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杨斜镇秦先村。通过实地察看,咨询交流,详细了解了项目的建...

    时间:09-17
  • 商南县高山马铃薯喜获丰收

      本网讯 (段小平)目前,正是商南县高寒山区马铃薯收获季节,由于今年大力推广脱毒种薯、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0000余亩高山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4760斤,总产值达到3800余万元,有...

    时间:07-27
  • 柞水县马铃薯喜获丰收

      本网讯 (黄家兴 周松)日前,经专家测算:柞水县马铃薯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三千一百零一公斤,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两千一百六十五公斤,创历史单产最高水平。 ...

    时间:07-18
  • 石门镇马铃薯香菇种植户急盼产品出售

      本网讯 (记者 王尚锋)“到了收获期,却少有客商收购。上门送货,却用量少赔本不赚钱。”7月10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的洛南县石门镇农技站干部和镇上的部分马铃薯、香菇种植户心急如焚,希望通过媒体呼...

    时间:07-11
  • 洛南县马铃薯喜丰收

      本网讯 (冀中锋 冀志奇)近期,洛南县十二点六五万亩马铃薯陆续收获,预计总产十五万吨以上,吸引了贵州、湖北等地客商前来收购。图为保安丰喜洋芋专业合作社正在为客商组织货源。...

    时间:07-06
  • 新合村深加工黑色马铃薯

      本网讯 (余红梅 李邦权)近期,“新品黑色马铃薯种植加工项目”落户柞水县下梁镇新合村。  黑色马铃薯是集营养保健、观赏于一身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有预防癌症、美容等功效。另外黑色马铃薯在国内栽...

    时间:06-26
  • 洛源镇建成马铃薯高产攻关田

      本网讯 (焦瑞平)今年以来,洛南县洛源镇积极实施“压麦扩薯”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洛源街村建成的113亩高产创建核心攻关田为示范点,带动全镇种植马铃薯11108亩,进一步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稳步发展...

    时间:05-03
  • 盘龙寺马铃薯吃上“专用营养餐”

      本网讯 (黄家兴)今年,柞水县红岩寺镇盘龙寺村种植1000亩马铃薯全部追施 “马铃薯专用肥”,这是该县农业部门专为当地马铃薯生产定购的。  该村是柞水县主要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商洛市农技站、农...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