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会在9月份缩减 QE 规模?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但现在看,美国本土经济学家对此判断不一。尽管各方认知在缩减 QE 的时间点上存在分歧,但对于美联储将于近期缩减 QE 这一事实似乎高度一致。于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除了因为热钱大量流出引发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之外,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也出现暴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经常项目赤字也有所加剧。
受到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预期的影响,巴西央行近期频繁上调基准贷款利率,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避免巴西雷亚尔的快速贬值和通货膨胀,但却给巴西的投资和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压力。可见,提高利率这样的货币政策对于对抗货币贬值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尽管它用高利率使得国际资本减少流出,但这同时打击了股票市场,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抑制作用。
南非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其债券和股票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填补了其多年来的经常项目赤字。也正因如此,南非经济在流通美元数量突然减少的情况下将显得更加脆弱。就在美联储上月下旬发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后,南非兰特次日兑美元汇率跌至2008年3月以来新低。
我们认为,限制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所有弱势货币的经济体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多年来,扩大开放,强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趋势,但这样的趋势之下,倒霉的永远是发展中国家。从30年来发生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到,那些教条地坚持所谓“自由市场原则”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国际资本的攻击时几乎完全无能为力。
问题是中国应当怎么办?近年来,中国基于减少外汇储备增速的目的,不断扩大外汇流出的渠道,而对外汇流入渠道却是越收越紧。这势必导致中国外汇市场流出容易、流入难的失衡状态。现在,面对美国 QE 缩减而可能形成的“热钱”退潮冲击,我们是不是应当改变以前的做法,至少应当强化资本流出的管制?
从历史和实际意义上看,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本管制的方式对抗国际资本的冲击,应当说是最有效、最便宜的方式。其它所有市场化的政策手段不仅代价高昂,而且无效。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资本管制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认真考虑,尽量做到有备无患。
记者刘鸿斌独家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