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全会经济体制改革解读: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全会经济体制改革解读: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2013-11-19 17:32:29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的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的期限。这意味着,申请公司将不再有资金限制。

  “政府简政放权,除了向市场放权,还有很重要一项就是向社会放权。”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王浦劬刚刚参加完财政部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研讨。

  “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审批权倒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政府更多地通过市场方式,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这样一种机制,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王浦劬说,过去,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只有两个主体:一是政府,身兼三种角色,即公共服务的供给者、生产者和监管者;另一个主体则是公共服务的享有者——民众。“改革将使得这一过程从两个主体变为三到四个主体,导入市场机制。公共服务的生产交给符合资质的社会力量,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督和评估机构。”王浦劬说。

  9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这被外界解读为中央政府简政放权思路的延伸,即“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

  减少投资审批是目前的重点

  16609亿元,这是2012年全国政府非税收入的数额。这个数字或可间接反映出行政审批改革之难。政府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

  有人认为,如此规模的行政审批、收费体系,其治理难度并不仅仅在于名目多、总额大、范围广等静态表征,相比之下,由于政府定位不准、职能不清而引致的、较为普遍的产权含糊才是最为棘手之处。

  “我们大量的政府部门似乎认为通过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收费才能体现出来它的权力。我的审批事项越多、许可项目越多、收费项目越多,我这个部门就很强势,就很牛。所以,要削减其行政审批权,涉及到收费,涉及既得利益,阻力会很大。”汪玉凯说。

  一位曾参与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相关研讨的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研讨的过程中,对于评比表彰项目,很多专家认为,绝大部分都要取消。“评比表彰是工作中的一个抓手,但不应该是政府的主要工作。比如城市绿化率,重要的不是表彰达标的,而是应该抓不达标,研究为什么没达标。”“有的政府机构,一年就一个主要任务,评比一个奖项,那干脆不要评比了,这个政府机构也不要设了。专家这样建议,但是推动改革比较难。”

  减少投资审批是目前行政审批改革的重点。“对于发改委来说,这就触到改革的核心问题了。因为发改委职能中很多就是宏观调控、对产业布局和生产能力的调控。”董克用说,我国目前不少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正可以说明过去的调控手段应该改变。

  中央编办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经过前几轮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剩下的就是“硬骨头”了,今后工作难度会很大。“我们准备公开现有审批事项‘总清单’、公开每一批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公开保留的审批事项和流程,还要公开监督和举报方式,全天候接受群众的投诉举报。”该负责人说。

  在地方上,企业常常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立项审批。“现在涉及到建设的都要到市发改局立项。修路也要立项,盖工厂也要立项。我们这里有个企业一年多了都没有审批下来。立项下不来,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没法做,没有环评和立项的手续,土地证办不了。审批是一环扣一环的。”山东省威海市南海新区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王书武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