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武告诉记者,房地产项目超过五万平方公里就需要到威海市发改局立项,有些企业为了就近在文登市(威海下辖县级市,南海新区所在地)立项,会采取一个项目分成两期报的形式。
“另外,像一些重大的化工项目,都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往往都需要国家立项、省级立项,环评手续需要上报,这样的项目是很难下放的。这一块还是很难做到审批有效率,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王书武说,自己有个疑问,“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立项是为了对行业进行统筹、规划、控制,对项目的可行性做研究报告,来认证这个项目将来的损益程度和市场前景等等。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有一些项目是属于竞争领域的,立项究竟有多大意义?”
在汪玉凯看来,行政审批改革还有另外两个“硬骨头”要啃。第一,政府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不仅仅要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而且要将更多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第二,中央决定要下放权力,地方政府不能截留,要保证完整地下放下去。“中央和地方确实有一些事权、财权划分不合理的地方,就要重新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也是博弈的过程。”汪玉凯说。
地方政府要抓好“接、放、管”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地方政府也在同步推进。
11月1日,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 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整篇文章做好,更多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李克强要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抓好“接、放、管”。接,就是接好中央下放的审批事项。中央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社会,不得截留。放,就是把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特别是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应一律取消,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防止“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管,就是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在减少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监管行为,克服随意性,着力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创业“火”起来。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审批改革要协调联动。应当说,地方政府的行政审批改革更具体、更现实,也更需要落实,因为大量的审批权以及不叫‘审批权’的各种各样的行政许可,都掌握在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在基层政府手上。”王浦劬说。
今年两会期间,广东省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佛山现在推行网上审批,要求今年年底90%以上要实现网上审批。我们现在甚至在进行‘行政终端机’的试点,市民或企业要办任何事情,都不用去现场,不用与办事员见面,直接通过终端机进行办理,这不仅大幅度地缩短了时间,而且,减少了腐败,因为你根本不需要与办事员面对面。”
山东省威海市南海新区则把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当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抓手。“行政审批改革重要的一项是集中行政审批权。以前一个局往往有三到四个科室在从事行政审批事项,现在集中到一个科室,成立行政许可科,其他一些科室主要做事后监管,做到批管分离。行政许可科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王书武告诉记者。
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简政放权已经推行到基层乡镇。去年10月,该市部署了“强镇扩权”改革工作。
“‘强镇扩权’也是一种放权,把原先在市里、区县的部分职能下放,扩大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激发乡镇经济发展活力。”七台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郑福臣对《中国经济周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