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4月21日电 (周迪迪)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2013成都市品牌战略暨地理标志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品牌战略白皮书》)21日正式出炉。《品牌战略白皮书》显示,去年全市69家驰名商标企业累计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2610亿元,纳税302亿元。
《品牌战略白皮书》指出,该市品牌经济贡献率保持高位运行,对高端产业的聚集功能和“乘数”效应逐步彰显,对促进城市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去年,成都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9件,累计达75件,同比增长13.6%,占全省总量的43.6%;驰名商标总量保持西部省会城市首位。新增注册商标17545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24893件,同比增长12.87%,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四位。
近年来,成都市将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总体战略,从品牌培育、申报、拓展、保护等方面不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2013年,成都品牌战略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同产业发展的融合度进一步增强,鼓励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的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共投入6355万余元资金用于扶持、激励品牌建设。
在打造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同时,成都市还着力推进品牌战略向更高层次提升、向更宽领域拓展,强化城市品牌建设和历史文化公共品牌保护。
有力有序地推进了历史文化公共品牌清理保护。全面筛选历史文化品牌注册保护名录,编制了《成都历史文化公共品牌保护发展规划研究报告》。都江堰市对“青城太极”、“灌县古城”系列商标进行梳理和注册保护。
据成都市推进品牌战略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市将采取多项措施努力构建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品牌体系。如,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深化品牌战略示范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品牌管理运用专项培训;调动“品牌专家服务团”资源和力量,筛选重点培育扶持企业,帮助其树好品牌,扩大营销;编制发放《企业品牌管理运用指南》,前移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专业指导等。
同时,切实加强品牌保护,加大驰(着)名商标、地理标志、四川名牌、专利等保护力度;筛选确定重点历史文化名镇、自然及人文资源等品牌保护名录,积极防范和遏制抢注历史文化公共资源行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