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废膜成了新材料

2024-06-10 08:50: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废膜成了新材料

覆膜栽培,被认为是新疆植棉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因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很快大面积推广开来。但由此带来的残膜污染治理难题,成为新疆农业亟待破解的课题。

来自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通过与高校、企业、合作社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合作,首创从残膜机械化回收,到干法清理除杂,再到自“热”成粒,最终形成残膜棉秆复合材料的农田残膜污染闭环治理装备系统,在回收地膜再利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5月底,记者同来自各地的专家一起,参与了回收地膜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项目中期评估会。

在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一家农业合作社院子里,一条四五十米长的清理加工装备线安装完毕。工作人员启动开关,从地里回收的成捆地膜,在皮带输送下经过除杂、加工等多个工序,变成细碎的深色颗粒。

“这就是我们的干法清理粒化装备线,它有多项创新技术。”项目负责人、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研究员王吉亮说,装备线最大的亮点是,加工全程不需要一滴水,巧妙利用了惯性力、重力、气流的共同作用进行除杂,且除杂率非常高。

王吉亮介绍,目前传统回收地膜多采用湿法造粒技术,需要通过增加清洗和粉碎次数进行除杂,来提高塑料颗粒纯度,但其耗电耗水量大,经济效益低,企业积极性不高。而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干法造粒技术工艺,通过膜捆破碎、一级除杂、二级除杂、常温粒化等工序,将回收地膜制成地膜颗粒,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湿法造粒”变“干法造粒”,最直接的变化是建厂成本大幅下降。王吉亮核算过,湿法造粒建厂,年处理能力多在30万亩以上,投资超过1500万元;干法造粒建厂,年处理能力可在10万亩,投资仅150万元。“经对比,干法造粒装备及运行成本相当于水洗造粒装备的4成,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王吉亮说。

残膜变成颗粒后,又会用在何处?记者在石河子市锐益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厂房内,找到了答案。

只见回收地膜颗粒与粉碎后的棉花秸秆,经过充分搅拌后,进入塑化造粒装置,加工成地膜秸秆复合材料粒料。这种粒料在冷却过程中又被输送到加工模具中,加工成户外座椅、道路隔离栏、建筑模板、栈道板砖等各种复合材料产品。

王吉亮介绍,回收的地膜颗粒变成了黏合剂,与秸秆混合后占到母料的95%,仅需添加5%的塑化剂,因此对比同类木塑产品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如果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完全有可能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振江认为,新疆农垦科学院以地膜应用为基础,通过机械化回收、回收地膜预处理及再生利用,制成秸秆塑料等复合材料产品,为地膜治理提供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技术线路。

(本报记者 尚杰 赵明昊)

  • 相关阅读
  • 海洋牧场的“愁事”解了

    新华社广州电(记者刘宏宇)近日,广东一家海洋牧场企业决定举办海洋濒危物种黄唇鱼的放流活动。 南海之滨,惠州。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鱼苗繁育车间内,成群的硇洲族大黄鱼苗在鱼池中游弋。今年初,经专家...

    时间:06-11
  • 白银价格上涨,未来走势如何

    据新华社上海电(记者陈云富 任军)尽管近期价格有所回落,银价仍站上每千克8000元上方,年内累计涨幅也超过30%,几乎2倍于黄金市场。相比黄金,白银投资门槛更低,它的这波涨势能持续多久?白银投资如何避免“踩坑”...

    时间:06-11
  • 国产大型邮轮“乘风出海”,加速构建全产业链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贾远琨 狄春 张博群)6月7日上午,载有近4000名游客的“爱达·魔都号”靠泊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24年1月1日首航至今,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旅客运输量突破15万人次,完成了37个航次。 据邮轮游...

    时间:06-11
  • 各地迎来客流返程高峰 交通部门多措并举保障旅客出行安全、顺畅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乔雪峰)6月10日是端午节,也是小长假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高峰。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返程、团聚、出游需求叠加的大客流,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坚持守牢安全底线、充实运能运力、细化...

    时间:06-10
  • 好品中国丨一蛋双黄 端午吉祥

    南北龙舟风格迥异 咸甜粽子各擅胜场 而翻沙流油的咸鸭蛋 却总能在寻常的 一粥一饭中 统一大家的味蕾 成为餐桌上的最佳“配角” 名家严选,蛋中“顶流” 咸鸭蛋吃起来很简单 宴请时通常是对半切开摆盘 家常的吃法...

    时间:06-10
  • “端午经济”升温 释放“假日经济”消费新活力

    粽香四溢、艾叶流芳,龙舟竞渡……今年的端午假期,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新中式”消费热点,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释放出“假日经济”消费新活力。 在广东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

    时间:06-10
  • 小粽子撑起大产业 “端午经济”激发消费新潜力

    又是一年端午至,又逢粽叶飘香时。 “端午节吃粽子对我们家来说必不可少。”端午节假期带着孩子回山东临沂过节的李女士说,“除了买一些成品粽子外,我们还会买些粽叶、糯米、红枣,带着孩子一起包,煮熟后吃起来感觉...

    时间:06-10
  • 创新监测手段 用“新”“智”力量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监测网络体系;科技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数智化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飞跃发展,网络提质增效、业务高效...

    时间:06-10
  • 中海油发现超深水超浅层气田

    原标题:中海油发现超深水超浅层气田本报北京6月9日电(记者邱玥)中国海油日前宣布,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勘探发现我国首个超深水超浅层气田陵水36-1,探井测试天然气无阻流量超1000万立方米/天,标志着我国超深水超浅气...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