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楼市利好政策效果持续 市场预期逐渐修复

2025-01-02 23:42: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芗逸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份,房地产市场延续了2024年10月份以来的止跌回稳态势,继续保持一定热度。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在2024年12月份,30个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同比均增长20%左右,2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增长约20%、同比增长近70%。

展望未来,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稳住楼市”的政策基调下,2025年房地产市场预期有望修复,市场整体呈现出跌幅持续收窄的良好态势。

成交数据亮眼

“在政策不断发力带动下,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去年12月份房地产税收优化政策落地及集中网签推动成交量继续回升。”谈及2024年12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由财政部等3部门于2024年11月份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执行。《公告》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在2024年11月份跟进《公告》,宣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12月份,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数据表现亮眼,二手房网签量均实现环比增长。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北京存量住宅(二手房)网签量达21556套,环比增长14.9%。上海市住建委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套数为29711套,环比增长9.8%。深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为8516套,环比增长15.8%。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统计周期:2024年11月26日至12月25日),广州市二手住宅网签宗数为11494宗,环比增长0.67%,同比增幅则达到17.33%。

“亮眼的数据表明,9月底以来的一系列新政效果一直在延续。”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另外,去年12月份落地的降税政策相比降首付、降利率等政策,其降低购房成本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力提振市场情绪,带动需求释放。

政策加力带动市场修复

2025年,房地产市场能否延续2024年第四季度的热度,实现止跌回稳?

“2024年各类利好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对于2025年房地产销售市场会产生积极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预计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跌幅将持续收窄、成交均价总体趋稳。

曹晶晶认为,2025年政策加力有望带动预期修复,但房地产市场恢复仍面临一些挑战,整体或仍处于筑底阶段。乐观情形下,若城中村改造及收储存量房等政策加快落实,居民置业意愿提升,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或可实现止跌。其中,核心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受益于政策加力及市场优质供给增加,有望率先止跌回稳。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时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针对该项重点工作,2025年伊始,已有城市发布了有关政策,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5年1月2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用地管理、支持住房消费、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优化预(销)售管理等7个方面,共28条主要措施。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于2025年1月1日发布《关于延长部分房地产政策期限的通知》,宣布延长多条有关政策适用期限。

“预计房地产政策将保持延续性,2025年有望继续围绕促进需求、优化供给两个方面展开,加快政策落实。”曹晶晶表示。

  • 相关阅读
  • 政策红利释放 入境游持续升温

    本报记者 韩昱1月2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80.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其中,内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外国人出入境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1%、1...

    时间:01-02
  • 中国结算: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所涉证券质押登记费用减半

    本报记者 毛艺融互换便利提速,再次迎来政策利好。2025年1月2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表示,为更好支持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顺利开展,公司决定,对在中国结算...

    时间:01-02
  • 12月份财新制造业PMI为50.5 连续三个月高于临界值

    本报记者 孟珂2024年12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比2024年11月份低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高于50.0的临界值。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4年9月底以来,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积极变化增多,...

    时间:01-02
  • 谣言!刚刚,证监会回应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2日,有市场传言,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月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当日晚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王利答记者问时表示,这些信息都是谣言。证监会已关注到相关虚假信息,...

    时间:01-02
  • 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规模增加 多项政策“红利”落地

    本报记者 吴晓璐2025年1月2日,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互换便利”)操作落地,操作金额550亿元,超过了首次操作规模,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记者从行业机构了解到,多项政策“红利...

    时间:01-02
  • 分红回购增持 沪市公司迎利好

    本报记者 毛艺融近期,有不少沪市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与投资者分享这一年来的发展红利。此外,自再贷款政策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及股东回购增持意愿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实施,资本市场内在稳...

    时间:01-02
  • 110家深市公司多元发力提升投资价值 多维度构建市值管理体系

    本报讯 (记者田鹏)自证监会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来,A股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已有110...

    时间:01-02
  • 央行:2024年12月三大政策性银行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与上月持平

    本报讯 (记者刘琪)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2月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显示,2024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与上月持平,为23639亿元。 ...

    时间:01-02
  • 央行:2024年12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17.55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2月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显示,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2024年12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17.55亿元,其中隔夜期16.05亿元,7天期101.50...

    时间:0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