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干字当头!江苏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2025-01-21 11:12:32

来源:三里河

  2024年GDP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新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累计14个,总数全国第一……江苏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拿下了众多全国第一。

  三里河注意到,江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至少列出9项:

  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的江苏,被称为“苏大强”。凭啥拿下这么多全国第一?三里河认为,其制胜密码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关键词:

  一是实干。

  中央明确要求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的江苏当仁不让,2024年GDP增速超出全国0.8个百分点。

  江苏经济能跑这么快,块头能增长这么多,离不开干字当头。三里河注意到,从2024年到2025年,江苏连续两年新年第一会均聚焦重大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投资7300亿元,超年度计划目标13.9%,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之际,对经济稳增长功不可没。

  二是创新。

  审视这些第一,“新”字很突出,无论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还是专精特新型企业的崛起,乃至独角兽企业的涌现,背后都是创新。

  在各地竞相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江苏持续发力,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

  以江苏常州这座“中国新能源之都”为例,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整车产量近80万辆,均创历史新高。

  三是开放。

  在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有所波动的背景下,江苏以一己之力贡献了全国近1/6。

  比如三十而立的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100个,10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项目174个,实际利用外资超400亿美元。

  又如江苏江阴,预计成为全国第二个GDP超5000亿元的县级市,其去年完成外贸进出口17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7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并且还新引入48家外资企业。

  2025年,江苏设定了GDP增长5%以上的目标,并表示实际工作中将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江苏能否创造更多全国第一?外界拭目以待。

  (“三里河”工作室)

  • 相关阅读
  • 因地制宜 深化协作 创新驱动——从地方两会看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扎实推进……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区域协调发展新成效的同时,还围绕发挥各自区位优...

    时间:01-21
  • 加速产业焕新,地方两会“瞄准”新质生产力

    梳理近期发布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各地正加快绘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透露了哪些化债思路?

    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同时提出了关于平台公司转型的路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积极稳妥盘活财政性资产,减存量、遏增量债务,争取早日“脱红摘...

    时间:01-21
  • 潮玩背后的“无用之用”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智杰  发于2025.1.20总第117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会疑惑:为何这么多成年人愿意买盲盒?  采访泡泡玛特CEO王宁之前,我在一本记录他创业历程的书中看到一处细节:在法国街...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关于深化改革有哪些亮点?

    地方两会一直是观察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1月1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湖北省代省长李殿勋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重点工作...

    时间:01-21
  • 围绕金融改革做文章 多地两会划重点

    近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对2025年金融改革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为不少...

    时间:01-21
  • 促银发经济发展 各地将如何发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记者了解到,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

    时间:01-21
  • 川渝交通不断提速增效:从想象变成日常

      中新社重庆1月21日电 (张旭 王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朝“诗仙”李白定想象不出如今川渝之间的“通畅”。五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川渝间交通更加便捷、多样,坐高铁如乘公交、“打飞...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透露三大发展主线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发现,除了确定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外,地方将工作重点聚焦扩大内需、发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三大发展主线。多省份公布经济增长目标从湖南、...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敲定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地方两会近期密集召开,谋定2025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敲定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2025年,多数地方预期经济增长目标为5%或5.5%左右。细细观察今年各地政府的政策着力点,“扩内需”...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