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4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4万亿元创新高 中期分红家数金额倍增

2025-01-26 21:22: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毛艺融

上市公司愈发重视分红已成为显著趋势。2024年堪称A股的“分红大年”,数据显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1月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市公司也要进一步增强主动回报投资者意识,更好地通过现金分红、回购注销、股东增持等一些方式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标的。

事实上,分红已逐渐成为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考量。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通过持续稳定的分红,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裕的信号,增强中长期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心。一方面,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回报,还能提升公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成为吸引中长期资金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为了获得中长期资金的青睐,上市公司也会通过增加分红频次、提高分红比例等方式提升自身投资价值。

春节前企业积极“发红包”

当前,上市公司分红呈现三大特点,春节前分红、分红规模再创新高、中期分红家数和金额倍增。

首先,春节前分红烘托氛围。证监会数据显示,春节前两个月内(2024年12月份至2025年1月份),预计共324家公司实施分红,分红金额达3509.9亿元,家数、金额是去年同期的9.8倍、7.8倍。

其次,分红规模再创新高。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规模再创新高。数据显示,沪深上市公司共有3755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实施现金分红,分红总金额约2.4万亿元,家数、金额较2023年全年分别增加11.7%、14.7%。

再者,中期分红家数、金额倍增。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1日,共97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分红公告(含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现金分红金额达6919.2亿元,家数、金额分别为上年同期的4.2倍、2.7倍。

“原本半年后才能实现的分红提前到账,增强了投资者及早分享业绩成果的获得感和确定性。”业内人士表示。

成熟期、经营效率高的公司更有能力分红

从实践来看,不同行业、成长阶段、经营情况的公司,分红力度存在差异。

按企业所处阶段来看,成熟期公司分红金额及增速均大于成长期公司。具体来看,上市时间超过8年的公司纳入成熟期,小于8年的纳入成长期。数据显示,沪市2024年成熟期公司分红金额达4302亿元,同比增长318%,成长期分红金额为1457亿元,同比增长46%。

按经营情况来看,经营效率高的公司更有能力进行现金分红。以ROE(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依据,2022年度至2024年度沪市分红公司前三季度ROE分别为12.36、9.88和6.69,而未分红公司前三季度ROE分别为3.19、3.49和1.17,经营效率高的上市公司更有能力实施现金分红。

按行业来看,传统成熟行业分红意愿和金额普遍更高。沪市方面,银行、石油石化、通信等行业企业分红金额较大,2024年中期分红金额合计4123.16亿元。

深市方面,分红金额前五名的行业为酒饮、邮政、货币金融、煤炭开采和畜牧业,行业内公司平均分红超10亿元,其中酒饮公司平均分红34亿元。从变动情况看,金属冶炼、农林牧渔、货币金融等行业分红金额较同期增幅均在10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总体上,政策改革对传统成熟行业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业内龙头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其分红能力和意愿普遍更高。

分红政策改革影响市场预期

新“国九条”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资本市场活力,提振投资者信心。

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深证成指上涨2.18%、创业板指上涨6.29%。对比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看,深成指R(全收益指数)上涨4.21%,与深证成指差异值约为2.08个百分点,相关差异系分红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

从交易行为看,一年多次分红受投资青睐。以深市为例,实施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平均成交额为431亿元,增幅达66%,成交金额和增长率均高于未进行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379亿元、42%)。对比披露中期分红方案前后1个月的交易数据看,超7成中期分红公司的交易额有所上涨。

业内人士认为,一年多次分红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引导投资理念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变。目前,投资者对红利指数产品偏好上升,截至2024年底,红利指数产品规模达1484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12%。

  • 相关阅读
  • 多家打赢“翻身仗”!风险警示公司业绩预告扫描

    本报记者 吴晓璐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披露如火如荼。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月27日,A股已经有超过2700家公司预告了2024年业绩。与此同时,部分风险警示公司(含ST、*ST公司)同时预告了公司在2025年的命运,3家公司锁...

    时间:01-27
  • 超7.4万亿元!2024年工业经济成绩单发布

    本报记者 孟珂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从全年看,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74310.5亿元,较上年下降3.3%。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时表示,2024年,面对外部压...

    时间:01-27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4万亿元

    本报记者 孟珂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1510亿元,比2023年(以下简称“上年”)增加8046亿元,增长6.0...

    时间:01-27
  • 国家统计局发布重磅数据!

    本报记者 孟珂1月27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1月份,受春节假日临近、企业员工集中返乡等因素影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

    时间:01-27
  • 三部门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 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月26日消息,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

    时间:01-26
  • 2024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4%

    本报讯 (记者韩昱)1月26日,财政部网站发布《2024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至12月份,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利...

    时间:01-26
  • 科创板公司创新发展活力澎湃 回购增持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毛艺融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科创板公司积极以公告形式传递经营佳绩与研发喜讯,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信心与活力。围绕强研发、优业绩、促回报的目标,科创板公司开好局、起好步,力促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时间:01-26
  • 迎新春和抢生产两不误 沪市电子行业频传喜讯

    本报记者 田鹏在消费市场提振与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电子行业需求企稳回升。在这个过程中,沪市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紧抓行业风口,业绩企稳回暖,从近期陆续公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便可得到验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计有...

    时间:01-26
  • 沪市大消费公司巧迎新春 “新鲜感”“新需求”成流量新“密码”

    本报记者 田鹏“爆改”“跨界”扎堆亮相、大IP加持电影“新春档”“福利”“福袋”给实惠……在传统消费旺季比拼“新鲜感”,解锁...

    时间:0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