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小米在常熟建设产教融合基地,携手350所院校共同培养智能硬件专业人才

2025-02-25 17:47: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25日,小米产教融合大会暨2025小米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在江苏常熟举办。常熟文旅公司党委书记陈勇与小米集团产业标准部总经理周珏嘉在会上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小米产教融合基地正式在常熟落地。该基地将为大专院校以及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打造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平台。

小米集团首个产教融合基地签约落地苏州常熟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表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小米矢志奋斗的方向。为响应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小米集团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教育链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促进校企协同创新。

  作为践行行业龙头企业责任的重要一步,2024年5月,小米牵头成立“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小米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培养行业急需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人才,助力国家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成立一年成绩斐然,多方合力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

  小米产教融合大会暨2025小米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成功在苏州常熟召开,对过去一年小米集团产教融合成果做了阶段性总结,获得了产业界、教育界和政府部门的一致认可。

  自小米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以来,已迎来多项新成绩、新突破。据大会披露,截至2025年2月,小米产教融合共同体已经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大、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邮电大学、贵州大学、深职院等350所院校加入,同时还吸引了包括米家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客服体系等500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和服务商企业加入。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共同体理事长屈恒在发言中表示,小米作为智能硬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始终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通过与高校、职业院校的深度合作,小米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业资源,助力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共同体理事长屈恒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静波表示,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将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支持小米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为智能硬件技术产业培养更多高水平高技能应用人才。

  常熟市委书记虞伟在致辞中指出,职业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产教融合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路径。常熟市将全力支持小米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展,为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业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

  此外,本次大会上,黄维院士、贺克斌院士、刘日平院士分别围绕柔性电子、环境及双碳领域、亚稳材料发表了主题演讲。

  黄维院士指出,柔性电子作为未来智能硬件的主要根部和底层支撑技术,将在新一代信息显示、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智能医疗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呼吁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加速推进柔性电子未来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贺克斌院士从环境及双碳领域出发,探讨了智能硬件技术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呼吁行业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刘日平院士分享了亚稳材料在智能硬件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强调通过材料创新提升智能硬件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作为本次大会重磅项目,小米产教融合共同体还联合工信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协会-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工委会共同发起中国消费电子专业人才岗位图谱研究项目,小米集团HR总经理王栋和中电标协产教融合工委会主任委员孙文龙担任项目启动嘉宾,旨在为智能硬件产业提供精准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岗位需求指引。

中国消费电子专业人才岗位图谱研究启动仪式

  项目启动仪式后,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工委会吴东亚秘书长以《中国消费电子专业人才岗位图谱研究》为题做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该项目将结合大数据分析,构建从招聘到职业发展的全周期人才标签体系。

  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赋能行业发展,践行龙头企业责任

  小米一直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责任,持续不断发掘、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并通过公益捐赠、专项扶持等方式助力科技产业人才事业发展。

  截止2024年9月30日,小米公益基金会围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规划捐赠金额超过17亿元人民币,其中“小米奖助学金”项目已累计资助超过1.2万名高校学生、“小米青年学者”项目已资助超过800位青年科研工作者。

  2019年,小米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携手清华、北大、北邮、武大、中科大等10余所国内顶尖高校,以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招收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等相关领域优秀博士。

  2023年6月,小米成立院士工作站,目前已与多位院士展开联系与合作,在 AI、材料、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4 年,小米还启动了“揭榜挂帅科研专项”,该专项由小米集团全额出资,针对产业内的真实技术问题,面向高校寻求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产学研合作及学术交流的平台。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小米一直高度重视高校合作,始终将产教融合视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核心路径。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从技术研发人才,到开放型、应用型、服务型人才,致力于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打造完整的人才梯队。

  面向未来,小米将秉持“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的科技理念,坚持加强研发投入,坚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坚持营造鼓励创新、以“技术为本”的铁律死磕硬核科技。

  • 相关阅读
  • 全国首例!广东省率先发行307亿元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

    本报记者 陈潇专项债收储存量土地落地情况备受市场关注。2月23日,广东省率先发行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收购存量土地,成为全国首例。根据相关公告,本次专项债券发行包括第八期和第九期,资金主要投向广东全省19个城市...

    时间:02-25
  • 央视农业点评电商西进:农村网购便利,激发致富动力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央视主播说三农》栏目在解读该文件时表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依然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关注的内容。怎么拓?三个关键...

    时间:02-25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吸引更多绿色金融专业机构 拓展国际合作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展望“十五五”,北京将继续围绕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巩固拓展“十四五”时期绿色金融发展成果,在城市副中心形成一套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引领带动全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时间:02-25
  • 2024年云南出口咖啡量同比增长358%

      中新网昆明2月25日电 (王涵)25日,昆明海关发布消息,2024年云南省出口咖啡3.25万吨,同比增长358%,出口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稳居中国首位。  地处北回归线咖啡种植“黄金地带”的云南省,是中国咖啡...

    时间:02-25
  • 沪昆铁路云南段启动大规模集中修施工

      中新网昆明2月25日电 (吴杰 何思远)随着2025年春运圆满收官,沪昆铁路云南段迎来为期3个月的大规模、多断面集中修施工,将为沪昆铁路安全畅通提供坚实保障。2月25日,沪昆铁路云南段正在开展大规模集中修施工。赵闻榆 ...

    时间:02-25
  • 吉祥航空回应发放过期坚果 律师:行为违法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谢艺观)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吉祥航空发的坚果包过期,还强迫乘客签署保密协议,引发舆论关注。视频截图。  该网友发的保密协议显示,吉祥航空承诺给予1000元的补偿,但乘客不得通过任...

    时间:02-25
  • 海南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设立110亿元投资基金助推企业创新

      中新网海口2月25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从海南省新闻办公室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财政厅等7部门日前印发了《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改革若干措施》,提出加大财政补助、优化融...

    时间:02-25
  • 天津实现“刷社保卡乘坐京津城际”

      中新网天津2月25日电 (记者 王君妍)25日,天津市社会保障卡加载中铁银通应用试点首发仪式在津举行,相关部门为四名群众代表现场发放首批加载中铁银通应用社会保障卡。图为首发仪式。 (天津市人社局供图)  据介绍,...

    时间:02-25
  • (经济观察)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陈溯)日前公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这些新表述,...

    时间:02-25
  • (申城风景线)老字号“住进”老洋房 共述百年商都前世今生

      中新社上海2月25日电 题:老字号“住进”老洋房 共述百年商都前世今生  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  抚摸一堵老墙,就是在阅读一座城市的记忆。在上海市静安区有这么一幢老洋房,它见证着上海这座商业城市的崛起,又携百余家...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