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清欠行动”再升级,国务院作出部署

2025-03-29 21:14:16

来源:三里河

  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多年来是困扰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头疼事”。

  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方案》,释放出中央层面对这一顽疾“动真格”的信号。2023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审议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从“专项行动”到“加快加力行动”,名称变化的背后,是治理逻辑从阶段性攻坚向制度化根治的转变。

  清欠为何要“加快加力”?

  当前账款拖欠问题已加剧了一些企业经营压力,亟需更强力度破解这一制约企业经营良性循环的瓶颈。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6%。

  另外,《中国供应链服务及产融调查报告(2025)》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134.80天(2023年为116.09天),凸显回款压力加剧。

  实际上,国务院就治理拖欠账款问题在持续发力。

  如,3月24日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期限要求,增加规定大型企业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按照行业规范、交易习惯合理约定付款期限的,不得约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款项的条件或者按照第三方付款进度比例支付中小企业款项。

  结合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构建不敢欠不能欠的制度闭环,重点可从三个维度观察。

  一是扎牢法规制度的笼子。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其实,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已要求,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要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制度机制,并加强执法监督。

  未来进一步明确拖欠账款行为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强化执法力度,构建更加严密的信用监管体系,将有助于从根源上遏制拖欠问题的发生。

  二是信用惩戒打组合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之外,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

  2023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将机关、事业单位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拖欠成因及防范化解举措的研究,合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强化信用约束机制,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等措施,将对拖欠账款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三是长效机制防新增拖欠。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坚决遏制新增拖欠”。

  2024年以来,一些地方已加大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进行排查,为建立长效机制正在探索创新举措。一些地方通过引进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开展政府部门项目绩效评估全覆盖,对评价得分较低的项目及时叫停,防止出现拖欠企业账款情况。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更好。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部署推进清欠工作,既是对市场关切的及时回应,更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之举。

  (“三里河”工作室)

  • 相关阅读
  • 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出炉 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

    本报记者 田鹏3月30日,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落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同日发布定向发行股票预案,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进一步充实核心资本。预留更多“安全垫”3月28日晚...

    时间:03-30
  • 深市317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分红预案 拟派发现金红利1657.47亿元

    本报记者 毛艺融随着新“国九条”和分红新规的落地实施,深市上市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2024年度分红预案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截至3月30日记者发稿,深市共有317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分红预案,拟派发...

    时间:03-30
  • 北京按下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快捷键”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 据介绍,《方案》坚持企业视角、问题导向、改革开...

    时间:03-30
  • 6G成全球科技竞争焦点 AI或扮演重要角色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6G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中关村泛联院副理事长、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在“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上表示,北京市率先布局...

    时间:03-30
  • 加快数据共享 开放科学促进全球合作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开放科学是促进全球合作的催化剂,它能够促进共享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区域之间合作,在这个时代开放科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的开放科...

    时间:03-30
  • 致力双赢!上海电气贡献固废治理东方智慧

      4月28日至5月9日,《巴塞尔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BC COP-17)、《鹿特丹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 (RC COP-12)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SC COP-12)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本次主题为“显现无...

    时间:03-30
  • 多彩活动将“春日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农商文旅融合活力涌动

      央视网消息:随着春日的到来,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举措,激发消费活力,带来消费机遇,推动经济发展。  上海:第35届上海桃花节开幕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3月29日,为期16天的第35届上海桃花节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幕,...

    时间:03-30
  • 焦点访谈|多地探索创新路径 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焦点访谈》从3月29日起推出系列节目《破壁垒 疏堵点 强信心》,聚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堵点...

    时间:03-30
  • 湖南装备制造发力产业链“两端”强链补链

      中新网长沙3月30日电 (记者 鲁毅)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29日在长沙举行。湖南签约一批重量级研发中心、核心零部件配套等产业转移项目,发力产业链两端,加快强链、补链...

    时间:03-30
  • 中关村论坛年会热议未来产业 全球智库共商创新合作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苏婧欣 赵婧姝)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以“未来产业和创新生态:全球智库之声”为主题,探讨未来产业和创新生态的发展之路。...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