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深市317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分红预案 拟派发现金红利1657.47亿元

2025-03-30 17:38: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毛艺融

随着新“国九条”和分红新规的落地实施,深市上市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2024年度分红预案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截至3月30日记者发稿,深市共有317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分红预案,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657.47亿元,深市上市公司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展现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龙头企业引领分红新标杆

百亿元级分红成亮点

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核心领域,深市上市公司以高比例分红方案彰显对股东的长期回报诚意。

全球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拟通过现金分红及特别现金分红253.7亿元,分红比例达净利润的50%,其大手笔分红彰显了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为行业树立了高分红的典范。

新能源汽车领域领跑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则以其年度现金分红总额预计首次超过100亿元,达到120.77亿元(不包含回购),折合每10股分红39.74元。进一步来看,从2021年的3.06亿元到2024年的120.77亿元,比亚迪的分红金额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和盈利能力的增强。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2024年度拟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17.99亿元,占净利润比例为26.51%,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分红比例。这一分红策略体现了公司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稳健经营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其在资本充足率压力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责任担当。

全球领先的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业绩创新高,营收首破4000亿元,分红力度创新高,从上年每10股派现30元(含税)拟增至每10股派现35元(含税),年度分红总额也从上年207.8亿元增至267亿元,分红比例达到净利润的69%,并计划2025年至2027年每年实施两次现金分红。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龙头企业大手笔分红,不仅反映公司的实力和底气,也表明了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同时更彰显了公司积极回报股东的态度,成为推动分红规模增长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对分红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分红是公司治理、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对于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乃至投资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这不仅是因为分红是股票投资重要的直接收益来源,还能改善投资者的现金流。同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分红能够向市场传达盈利稳定以及企业价值被低估的积极信号。

民企也是现金奶牛

贡献近六成分红金额

2024年,深市民企在分红中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161家民企披露分红预案,合计分红金额达929.19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上述民企2024年共计分红1149.52亿元,同比增长28.46%。

其中,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连续多年保持高分红比例,形成“业绩增长—稳定分红—投资者信心增强”的良性循环。

随着近期年报披露,部分深市民企也公布了最新的分红预案。日前,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泊尔”)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1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2.39亿元,现金分红比例接近100%,延续了此前的高分红政策,这在A股上市公司中是极为少见的。

再比如,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3月27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度分红预案为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47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达55%,持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这一分红比例位于行业前列,体现了公司对股东的重视和回报。

深市民企分红规模与质量的双提升,既是企业自身竞争力的体现,也印证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成效。

制度优化激发内生动力

分红生态持续优化

自2024年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深交所通过修订《股票上市规则》、优化分红信息披露规则等举措,引导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机制,为深市分红生态注入新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2024年深市271家公司分红率(含中期分红)超30%,511家公司发布中期分红方案,“一年多次分红”渐成常态。

深交所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意识,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出炉 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

    本报记者 田鹏3月30日,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落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同日发布定向发行股票预案,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进一步充实核心资本。预留更多“安全垫”3月28日晚...

    时间:03-30
  • 北京按下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快捷键”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 据介绍,《方案》坚持企业视角、问题导向、改革开...

    时间:03-30
  • 致力双赢!上海电气贡献固废治理东方智慧

      4月28日至5月9日,《巴塞尔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BC COP-17)、《鹿特丹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 (RC COP-12)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SC COP-12)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本次主题为“显现无...

    时间:03-30
  • 多彩活动将“春日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农商文旅融合活力涌动

      央视网消息:随着春日的到来,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举措,激发消费活力,带来消费机遇,推动经济发展。  上海:第35届上海桃花节开幕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3月29日,为期16天的第35届上海桃花节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幕,...

    时间:03-30
  • 焦点访谈|多地探索创新路径 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焦点访谈》从3月29日起推出系列节目《破壁垒 疏堵点 强信心》,聚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堵点...

    时间:03-30
  • 湖南装备制造发力产业链“两端”强链补链

      中新网长沙3月30日电 (记者 鲁毅)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29日在长沙举行。湖南签约一批重量级研发中心、核心零部件配套等产业转移项目,发力产业链两端,加快强链、补链...

    时间:03-30
  • 中关村论坛年会热议未来产业 全球智库共商创新合作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苏婧欣 赵婧姝)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以“未来产业和创新生态:全球智库之声”为主题,探讨未来产业和创新生态的发展之路。...

    时间:03-30
  • 蛇形机器人来了!70+高校前沿科技成果同时亮相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这两天正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除多项交流、签约活动外,大会特别设立了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题展,来自国内外高校的70多件前沿科技成果集中...

    时间:03-30
  • 科学管理助力春耕 各地田间地头热闹迎春

      又到一年春耕春播时节,广袤高原的田间地头再次热闹起来。  机械化助力春耕 科技指导种好田  在西藏拉萨,村民们忙着春耕春播,机械化助力更高效,农技人员也走进田间地头指导,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大早,拉萨市...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