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科学管理助力春耕 各地田间地头热闹迎春

2025-03-30 14:49:5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又到一年春耕春播时节,广袤高原的田间地头再次热闹起来。

  机械化助力春耕 科技指导种好田

  在西藏拉萨,村民们忙着春耕春播,机械化助力更高效,农技人员也走进田间地头指导,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大早,拉萨市曲水县协荣村村民拉珠就已经下地开工了,他熟练地启动大型拖拉机,开始一天的耕地。这段时间,包括拉珠在内的8名村民,负责翻耕全村的4600多亩地。

  曲水县协荣村村民拉珠:我刚刚差不多翻了一亩地,仅仅花了10分钟时间。回想没有拖拉机的时候,犁具很小,一亩地要花上三个多小时,变化真的很大。

  协荣村自2018年开始推行全面机械化耕作。在广袤田野上,各种型号的旋耕机、播种机齐上阵,成为群众春耕生产的好帮手。

  科技特派员成村里的“田间智囊”

  科技特派员其美次仁紧跟在播种机后面,时不时敲打着播种口,确保种子均匀撒下。播了一轮后,他现场教授群众如何把控出种量。

  曲水县协荣村科技特派员 其美次仁:我们一定要随时盯着播种口,看有没有堵,种子量要均匀。种子少了也不行,会影响出苗率。

  科技特派员定期接受培训,把技术带回来教给群众。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是村里的“田间智囊”。这一片地种的都是青稞,今年这里继续推行青稞大田用种差价补贴政策。

  曲水县协荣村村委会主任 边巴次仁:今年,无论是科学指导方面还是政策扶持都更好了,这让我们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曲水县协荣村村民 巴桑:我种了一辈子地了,时代在进步,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轻松。从耕作的变化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农技服务到地头 防寒防冻保丰收

  受冷空气影响,这两天,山西多地出现大风寒潮天气,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在河津市,最低气温从15摄氏度降至0摄氏度左右,这给小麦的生长带来影响,农技人员提前下地,分头查看苗情、墒情,指导农户做好农作物防寒防冻工作。

  在河津市小梁乡的一处麦田里,600多亩小麦正处于拔节期。这个时候小麦进入迅速生长阶段,一般是温度回升至10℃以上的时候开始,因此突然的降温对小麦影响很大。赶在寒潮来临前,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仔细查看麦苗生长情况,为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种粮大户 卫红玉:在他们的指导下打了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可以有效降低大风寒潮天气的影响,这下我们心就稳了。

  据介绍,河津市小麦种植面积24万余亩,由于此次大风寒潮天气属于“干冻”,也就是只有降温,没有降水,小麦极易受到冻害。寒潮过后,农技人员再次到各自负责的乡镇查看,对部分受影响的麦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意见。

  河津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曹建明:寒潮过后,对受冻严重的小麦还要追肥浇水,争取把冻害降到最低限度。

  除了小麦,在河津市小梁乡、柴家镇等果树基地,农技人员指导果农用鼓风机、喷洒防冻剂等措施积极应对寒潮天气,由于前期防冻措施及时,寒潮天气过后,果树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十万亩生姜播种 科学种植管理保丰收

  眼下,正是生姜种植的最佳时节。最近,在山东潍坊昌邑市的田间地头,农户们已经忙活起来,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全年丰产打下基础。

  在昌邑市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田里,生姜种植拱棚早已搭建完成,工人们将精心挑选的姜种,播种在挖好的姜沟内,覆土、滴灌带铺设等工序也随之进行。与传统的生姜种植模式不同,这块示范田全部采用了浸种直播栽培模式,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种植效率。

  昌邑市姜本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 郭风雁:传统种姜第一步就是育芽,需要场地、煤电、提温。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焖种、烂种、出芽不均匀的现象。浸种直播就省去了这个环节,浸种直播的生姜后期管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黄化期,经过这几年的种植,亩产能够稳定在15000到18000斤之间,稳产效果很好。

  除了浸种直播栽培模式外,这块试验田还分地块、分阶段试验山东高校院所提供的最新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生姜产业的提质增效。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传统的栽培大约5至7天就需要浇一次水,水分的浪费比较严重,研究之后发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可以达到50%以上,节肥也可以达到20%以上。同时可以显著地促进生姜的生长,一般提高产量大约在15%到25%之间。

  据了解,昌邑市常年生姜种植规模在10万亩左右,年产量超过50万吨。

  杏花枝头春意闹 郁金香惹人醉

  今天(29日)是周末,河南濮阳市的杏花林,驻马店市的郁金香园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花间拍照、舞蹈,留下美好记忆。

  河南濮阳市南乐县西邵乡的一处万亩杏林中,花香四溢,朵朵杏花娇艳盛放。漫步其中,犹如置身于童话世界,令人陶醉。

  游客 徐九英:心情非常愉悦,我们在这里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留下美好的回忆。

  眼下,驻马店市遂平县的千亩郁金香,也竞相绽放,郁金香花朵硕大、色彩鲜艳,花瓣圆润饱满。不同色彩的郁金香宛如巨大的花毯铺陈开来。

  据遂平县农业农村局介绍,当地依托郁金香产业带动周边1万多农户开展郁金香培植、繁育工作,通过花产业带动周边农文旅经济融合发展。今年,当地种植了200多万株郁金香,有红色、橘色、墨黛蓝等56个色系、22个品种,花期可一直持续到4月底。(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出炉 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

    本报记者 田鹏3月30日,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落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同日发布定向发行股票预案,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进一步充实核心资本。预留更多“安全垫”3月28日晚...

    时间:03-30
  • 深市317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分红预案 拟派发现金红利1657.47亿元

    本报记者 毛艺融随着新“国九条”和分红新规的落地实施,深市上市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2024年度分红预案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截至3月30日记者发稿,深市共有317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度分红预案,拟派发...

    时间:03-30
  • 北京按下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快捷键”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 据介绍,《方案》坚持企业视角、问题导向、改革开...

    时间:03-30
  • 6G成全球科技竞争焦点 AI或扮演重要角色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6G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中关村泛联院副理事长、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在“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上表示,北京市率先布局...

    时间:03-30
  • 加快数据共享 开放科学促进全球合作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开放科学是促进全球合作的催化剂,它能够促进共享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区域之间合作,在这个时代开放科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的开放科...

    时间:03-30
  • 2025全球豫商大会签约52个项目 总投资逾510亿元

      中新社郑州3月30日电 (记者 阚力)2025全球豫商大会30日在河南郑州启幕,经过前期对接洽谈,大会达成豫商合作项目52个,总投资达510.4亿元(人民币,下同),涉及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

    时间:03-30
  • 为共创亚洲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落下帷幕。通过50多场内容丰富的活动,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名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思路与举措,为促进经济增长、共创亚洲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

    时间:03-30
  • 赣江观澜:提振消费频“出招”,江西如何激活消费“主引擎”?

      中新网南昌3月30日电 题:赣江观澜:提振消费频“出招”,江西如何激活消费“主引擎”?  中新网记者 吴鹏泉  “我家前几天换了两件新电器,享受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再加上各种平台优惠活动,价格很实惠。”近日,江西...

    时间:03-30
  • 致力双赢!上海电气贡献固废治理东方智慧

      4月28日至5月9日,《巴塞尔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BC COP-17)、《鹿特丹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 (RC COP-12)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SC COP-12)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本次主题为“显现无...

    时间:03-30
  • 多彩活动将“春日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农商文旅融合活力涌动

      央视网消息:随着春日的到来,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举措,激发消费活力,带来消费机遇,推动经济发展。  上海:第35届上海桃花节开幕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3月29日,为期16天的第35届上海桃花节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幕,...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