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基建投资“稳定器”作用

2025-08-21 09:12: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基建投资“稳定器”作用

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强调,“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适应需求变化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积极促进民间投资”。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意味着,尽管近期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伴随短期因素消退、扩投资政策效应显现,后期投资将转向加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比1月份至6月份回落,扣除价格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在4%至5%左右。

投资名义增速回落背后有哪些原因?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既有部分地区高温暴雨频发、影响项目工程施工的短期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的影响,还有我国转型发展过程中传统行业投资动能在减弱,新兴行业成长尚难以完全对冲的原因。

“尽管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价格因素,投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尤其是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继续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我国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增长面临的压力是阶段性的,对此要全面看待。

如其所述,虽然投资增长面临阶段性压力,但数据也反映出不少亮点。比如,在“两重”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1月份至7月份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2.6%,信息传输业投资同比增长8.3%。大规模设备更新对投资拉动作用明显,1月份至7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2%,拉动整个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将有哪些抓手?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借助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为“两重”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同时,要加快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进度,对已规划和在建的重大工程要加力推进,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用。还应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提前谋划和储备一批新的重大项目,为未来投资提供持续动力。此外,加大对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和传统产业改造的投资,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青认为,未来政策加力的主要措施可能包括上调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加发一定规模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基建投资提速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强调扩大‘有效’投资,意味着扩投资将坚持‘有扶有控’,主要指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及弥补民生短板,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等,而一些投资效益不高的领域会受到严格控制。”王青表示,“两重”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将成为扩投资的重点领域。今年基建投资的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会更加突出,也是后期加力扩投资的重点领域。

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

会议还强调,要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能,深入评估政策实施情况,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市场预期。

谈及如何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王青认为,这意味着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对现有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进行适时调整,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财政政策方面,一方面,当前要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其促消费、扩投资效应充分释放;另一方面,要做好政策储备,必要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力度,重点可包括上调“两新”支持资金规模,加发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整体来看,财政政策加力是接下来大力提振内需、有效对冲外部波动的一个重要抓手。

“货币政策方面,当前的重点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与此同时,后期要根据宏观经济、物价水平和房地产市场走势,灵活运用价格型、数量型,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王青表示。

朱华雷认为,可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政策精准作用于国内经济循环的关键节点与薄弱领域,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 相关阅读
  • 两部门明确: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公告,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告称,卫生健康部门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时间:08-21
  • 技术融合驱动变革 交通运输业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在上海市金山区华东无人机基地,8条无人机物流航线正架起空中运输走廊,每周约50架次的飞行让浙江舟山、嵊泗等地的海鲜通过常态化冷链运输,新鲜直达金山。 与此同时,全国首个铁路装卸自动化码头——湖北武汉阳逻国际港集装...

    时间:08-21
  • 量子技术为金融业构筑“防火墙”

    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咨询公司日前联合发布《量子技术:金融服务领导者的关键战略与机遇》报告,系统阐述了量子技术为银行业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特别报道指出,从发现金融欺诈、加密数据到预测风险,量子...

    时间:08-21
  •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20日刊登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

    时间:08-21
  • 数字化拓展生活服务消费新空间

    原标题:数字化拓展生活服务消费新空间 短视频、直播等数字技术手段,创造了诸多新消费场景,为中小微生活服务类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推动生活服务业向“价值创造”转型。 如今,个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服务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加...

    时间:08-21
  • 数字赋能有力防范洪涝风险

    原标题:数字赋能有力防范洪涝风险当前,第11号台风“杨柳”残余环流仍在影响贵州等地;我国东北、西南地区还将遭遇局地强降雨……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尽管“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已结束,但我国仍处于主汛期...

    时间:08-21
  • “科技+”为文化演出带来更多可能

    原标题:“科技+”为文化演出带来更多可能今年一季度,国家大剧院借助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技术首创本部演出、全国实时直播“第二现场”模式,让各地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国家级院团的精品演出,实现了票房收入“开门红”,比202...

    时间:08-21
  • 光伏产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原标题:光伏产业“反内卷”初见成效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整治正在不断深化。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

    时间:08-21
  • 9家银行系险企上半年净利润合计约86亿元

    原标题:9家银行系险企上半年净利润合计约86亿元随着银行系险企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完毕,其上半年成绩单也随之出炉。今年上半年,9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011.61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85.95亿元。 其中,在已披...

    时间:08-21
  • 快递行业加速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

    原标题:快递行业加速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近日,多家快递上市公司披露7月份快递业务主要经营数据,整体来看,呈现“量增价跌”局面。 例如,7月份,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5%,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

    时间:08-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