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数据显示,8月份,美元指数下跌2.2%至97.8,非美货币集体升值,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上涨2.5%、2.4%、2.3%。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升值增加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
与此同时,8月份,受降息预期影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4个基点至4.23%,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5%,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1.9%。美元走弱向全球释放流动性,非美经济体股市大多保持高景气,日经指数上涨4%,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1.9%。全球资产价格高涨对外储形成支撑。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我国经济根基稳固、优势突出、潜力巨大。我国拥有丰富的宏观调控工具和充裕的政策空间,为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区域布局日益多元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均有助于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