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以“智”提“质” AI赋能汽车产业新场景

2025-09-08 09:08: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应用,汽车生产制造的全流程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在汽车制造领域,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推动着汽车产业不断提质升级,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逐渐成形,汽车制造业加速步入“智造时代”。

制造迈向“智造” 人工智能融入全产业链

从制造迈向“智造”,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汽车装备制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视觉传感器在汽车主机厂焊装车间中应用。受访者供图

“作为工业门类中高度集成的行业,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已步入“深水区”应用阶段,呈现出“全域渗透、全链赋能、全线升级”的显著特征,汽车产业正经历着深度数字化的转型。在汽车冲压、焊接、涂装、总装、三电、发动机等生产制造环节,数字化手段正深入应用,如AI视觉质检系统替代传统人工质检,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数字孪生平台则对生产装配过程进行模拟,预判工艺风险,缩短新车型产线的部署周期。

“当前我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人工智能也是提升我国汽车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需要从研发创新、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入手,攻克芯片核心技术,持续提升产品在全球工业领域的竞争力。”陈士华说。

聚焦安全“盲区” 赋能汽车智造新场景

当前,众多汽车生产车间已拥有“智慧大脑”。在奇瑞、零跑、蔚来、江淮等汽车主机厂中,一群焊接机器人可在极短的时间内精准完成上百个焊点的焊接任务;AI安全视觉传感器全域布控为生产安全保驾护航;在汽车生产线上,自带大脑的AI质检视觉传感器确保问题件、不良件不会流出生产车间……

“AI视觉技术为工业机器人植入‘慧眼’与‘智脑’,大幅提升其智能化水平,驱动生产制造迈向更高阶的安全性与效率。”普曼(杭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亚鹏表示,作为汽车制造业领域的科技新锐代表,区别于人工智能泛领域的布局,普曼工业聚焦汽车制造业细分赛道,通过深度推进AI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公司自主研发的安全视觉传感器与防错视觉传感器可有效规避人机协作风险与设备损伤,更通过实时、高精度的过程质量监控,提升产品良率与一致性,助力汽车生产达成降本增效与品质升级的双重目标。“我们也希望与‘杭州六小龙’以及其他创新企业一起,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探索技术创新的疆界”。

AI不仅在改变汽车的使用方式,也在深刻变革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AI赋能的智能制造,使得汽车生产更加柔性化、高效化、智能化,从物理叠加向智能融合升维,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当前,普曼工业的视觉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厂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三电等多个场景,在多家汽车主机厂全面落地,我们希望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实时、高精度、可追溯的智能管控,为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优化运营效率提供支持,让新质生产力更好地赋能制造业,也为高可靠性、高附加值、可持续‘智造’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张亚鹏说。

打破数据孤岛 擘画汽车智造新未来

“汽车制造业与人工智能行业的融合,对人工智能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汽车制造产业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度、实时性和稳定性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陈士华表示,尽管当前不少汽车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但数据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且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他认为,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区域算力中心建设,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优势,开展前瞻研究,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期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助力汽车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当前国内不少创新型科技企业都在积极深入研发,让人工智能融入汽车生产制造的全流程,为汽车制造智能升级提供更多支持。”陈士华认为,汽车产业智能升级需要产业链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应积极拥抱新技术,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可以结合汽车制造需求创新产品,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

陈士华认为,应从多个方面鼓励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和尝试的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与人才支持,为汽车智能制造注入更多中国力量。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前提下,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生产出的AI工业设备将更适应世界的第四次工业变革。

  • 相关阅读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据中央气象台预计,9月8日08时至9日08时,广东中南部、广西中东部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东部、广东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80毫米);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西南部、重庆...

    时间:09-08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的中心今天(8日)早晨5点钟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近海海面上,就是北纬21.4度、东经112.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七级风...

    时间:09-08
  • 哈尔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深度服务实体经济 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

      8月29日,哈尔滨银行发布哈尔滨银行及所属子公司(集团)2025年中期业绩。2025年上半年,集团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持续深化改革转型,加快重塑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深度服务实体经济,积极防范化解风险,经营发展呈现出“规模...

    时间:09-08
  • 沪深北交易所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划重点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黄盛)沪深北交易所日前对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下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此前,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的编制指南,包括首批“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

    时间:09-08
  • 数智领航 2025年服贸会五大特色抢先看!

    资料来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设计:乔业琼...

    时间:09-08
  • 环比增长0.91% 截至8月份外汇储备规模超3.3万亿美元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

    时间:09-07
  • 业内探索以开放融合算力推动“人工智能+”生态构建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孙阳)日前,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启幕,600余家国内外企业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创新产品、技术、应用场景,呈现人工智能赋能生产生活发展的新图景。 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

    时间:09-07
  • 绿色转型、智慧升级 长江航运发展取得新成效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等比较优势,是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在助力做强国内大循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智慧转型步伐加快...

    时间:09-07
  • 中国“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原标题:中国“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能与人对话交流的人形机器人前围满体验者;人脸识别设备犹如“AI医生”,通过眼部扫描即可完成远程问诊并生成健康评估报告;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大桥让参观者直观读懂世界级大...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