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 (记者王绍绍)8月26日,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中,人民数据“数据要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计划”正式启动。
当前,我国数据要素体系建设逐渐完善,应用场景持续丰富,人工智能不断赋能数据要素发展,生态不断丰沃。与此同时,数据要素产业的蓬勃发展与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在会上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强劲引领作用,但这都需要人工智能+数据赋能的行动,需要数字赋能人力资源的创新。”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主办方供图
新质生产力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及其组合方式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同时也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职业教育多举措应对。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新格局。
人民数据董事长郭亚飞介绍,人民数据推出“数据要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计划”旨在解决数据要素产业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打造专家库、开展师资培训、共建创新实践基地等举措,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人民数据董事长郭亚飞。主办方供图
此外,论坛上还举行了首批数据要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和人民数据“数据要素产教融合特聘专家”聘任仪式。
“数据要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主办方供图
湖北大数据集团、中国(温州)数安港、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法律论坛网等十家单位成为首批“数据要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研究员、原党委书记穆荣平;科技日报社原副社长,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领军人才、研究员房汉廷;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董事长袁航;奇安信副总裁、首席数据安全专家刘前伟;企知道首席数据官张玉柱等14位产学研一线专家学者获聘“数据要素产教融合特聘专家”。众多单位和学者的参与为数据要素产教融合注入新动力,助力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数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