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前8月,中亚班列开行9626列,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发送货物75.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7%、31.1%。截至8月31日,中亚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6.9万列,发送货物超519万标箱。
随着中老铁路、跨里海运输走廊等通道的开通,中亚班列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通达亚洲11个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覆盖国内28个省级行政区128个地级市。
9月11日,一列满载55个40英尺集装箱汽车配件、空调、微波炉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房山区北京国际陆港出发,将首次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奔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程运行9天左右。
截至目前,北京国际陆港已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13列,运送标箱1300多个,货重超10000吨,货值近2亿元,成为京津冀地区快速崛起的重要国际物流枢纽。
近日,一列自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发出、满载1100吨亚麻籽的中亚国际班列到达陇南货运站。这批货物价值506.4万元,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中转,历时20余天、跨越3000余公里抵达陇南,标志着陇南市首列进口农产品中亚班列成功抵达。
据了解,该趟班列开行在陇南地区外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无国际陆港的各地市开拓外经贸合作探索了新路径和新模式。
近年来,中亚班列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中亚班列运输货物已由开通初期的过境二手车等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光伏、机械设备等22个大类。产自中亚的棉纱、锑精矿、麦麸颗粒、大麦以及东南亚的热带水果、化肥、铁矿石等货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等“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广大亚洲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