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全方位保障粮田用水 筑牢大国粮仓水利根基

2025-09-22 20:1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早稻总产单产实现双增收。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正常偏好,夺取秋粮丰收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而这离不开坚实的水利保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必须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以占全国5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80%以上的粮食,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

灌排体系持续完善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陕西东雷抽黄灌区“吨半田”灌溉试验区小麦丰收景象。陕西省水利厅供图

秋收时节,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的玉米地秆丛密密匝匝,形成一望无际的金色波涛。

“今年以来渠首累计引水3.6亿立方米,灌溉各类作物330万亩次,创交口灌区1970年来最高纪录。”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总规划师、灌溉科科长韩延安感慨:“特别是战胜6月到8月的极端干旱天气,保证玉米生育期得到有效灌溉。”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的秋收景象。陕西省水利厅供

今年春季,陕西关中地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交口抽渭灌区冬小麦普遍浇了两至三水,平均亩产1200斤,较去年丰产,而灌区周边雨养耕地冬小麦亩产在260斤左右。

“大中型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副司长许德志说,水利部门近年来狠抓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夯实粮食稳产增产的水利基石。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通过实施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更新改造30座泵站、衬砌344公里骨干渠道、配套126座量水堰和89处自动闸门,将输水损失率从28%降至15%以下,渠道输水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大中型灌区项目被列入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水利部支持实施了15处新建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达1130万亩,支持实施了145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后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近2000万亩。推进实施了70处重点区域排涝项目建设。

同时,水利部完善“大中型灌区一张图”,推进灌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与农业农村部建立“大中型灌区一张图”与高标准农田图共享机制,完成与高标准农田套图工作,摸清了灌区内高标准农田底数。指导各地做好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等项目衔接,整装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

“目前,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占全国5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80%以上的粮食。”许德志说,“其中,大中型灌区亩均产量是全国平均亩产的1.5倍到2倍,是雨养耕地的2.5倍到3倍,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科学调度精准灌溉 全方位保障粮田用水

秋风吹拂,山西省芮城县南磑镇周青村的玉米地蒸腾着丰收的气息。周青村的种粮大户张建辉说:“这么旱的天气,这100亩玉米长势这么好,多亏大禹渡灌区把水送到了地里。”

灌区的渠系就像人体血脉,汩汩水流顺着渠系延伸到哪里,丰收的希望也就延伸到哪里。

水利是农业不可或缺的保障。去冬以来,水利部密切关注全国汛旱情发展态势,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抗旱保供水工作,为今年粮食生产提供水利保障。去年秋后水库蓄水时,水利部就开始谋划今年灌溉工作,指导各地积极摸排家底,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调蓄能力和供水潜力,蓄足灌溉水源,强化综合分析研判,及时优化灌溉方案,坚持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导农户科学灌溉。

今年上半年,我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受旱,对夏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但受旱地区大中型灌区由于储备水源充足,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有保障的情况下,及时精准灌溉应对持续气象干旱,既避免了作物因过度蒸腾蒸发导致缺水而引发的生长停滞或枯萎,又促进了次生根生长,提升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部分地区出现“越旱越丰产”现象——河南商丘市三义寨灌区今年冬小麦平均亩产1300斤,比去年增加200斤;河南濮阳市南小堤引黄灌区冬小麦亩产1050斤,比去年增加了50斤;山西大禹渡灌区夏粮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107斤,增产11.9%。据权威科研机构监测分析,今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

山西大禹渡灌区的秋收景象。水利部供图

“我们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坚持‘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许德志说,水利部全力保障今年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6月以来,围绕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西南等秋粮主产区,水利部门强化骨干水工程调度,全力保障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秋粮灌溉。截至9月中旬,夏灌累计供水近2000亿立方米,灌溉耕地近8亿亩。针对安徽、河南等地较为严重的旱情,水利部门科学实施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骨干水库,以及安徽引江济淮、江苏江水北调等引调水工程的抗旱调度,指导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等地旱区288处大中型灌区累计引水13.1亿立方米,保障了1640余万亩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灌溉用水。

2022年,水利部启动49处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数字赋能指导科学灌溉,积极推进农田灌溉用水计量精准化、管理运维智能化、灌溉方式高效化。

优化提高泵站机组群供水能力10%,满足灌区农户迫切用水需求;通过灌区配水渠道“管理减员增效”模型,生成灌区保粮供水“预案”;实现计费闸口配水设施统一、计量统一,并24小时在线监测……面对今年严重干旱,山西大禹渡灌区积极发挥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的优势,有序有效推进农业灌溉。

“我们基于数字孪生平台,通过灌区GIS一张图的辅助,结合灌区雨墒情数据实时监测等,提前预测、预报不同作物水量需求和潜在风险,精准调整灌区保粮供水预案,确保了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山西大禹渡扬水工程服务中心主任董曾武介绍。

构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 推动农业节水增效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土地资源北多南少,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与水土资源不适配,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突出。以有限的水资源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必须坚持“节水优先”,加快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粮食安全。

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进国家节水行动,2025年4月出台《关于全面构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的意见》,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用水计量监测、农业水价政策、节水市场制度、节水技术及服务等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

在今年的春灌、夏灌中,水利部指导各地各灌区积极开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智慧灌溉,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积极推进灌溉试验站网综合能力提升,推动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成果推广,优化灌溉制度,指导农户科学灌溉。“我们积极开展‘吨半田’灌溉管理试验,推广小畦快灌节水模式,使亩均灌水定额下降10%以上。”陕西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主任李焕新说。

——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国累计实施改革面积超10.3亿亩。“我们持续深化农业水价改革,丰枯季节浮动价制度试行取得圆满成效。”韩延安说。

——完善优化农业用水权交易制度,在浙江湖州等4个地市和广西百色等17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实践探索。

——指导各地培育壮大专业化、社会化农业节水服务组织,强化工程管护,开展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提供节水灌溉等服务。山东齐河县建立起用水组织、种植合作社、节水装备企业全面参与的农业节水技术服务网络,为分散种植户提供节水灌溉服务,引入大禹节水公司开展滴灌设施专业化管护,帮助群众解决滴灌带铺设、水肥使用等技术难题。

……

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在农业用水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稳步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水利贡献。”许德志说。

  • 相关阅读
  • 证监会:约7000家僵尸私募机构完成出清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王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五年来,证监会筑牢监管防线,严守风险底线,稳妥...

    时间:09-22
  • 证监会: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王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

    时间:09-22
  • 证监会:“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王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五年来,证监会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

    时间:09-22
  • 专家解读钢铁业稳增长十项举措:有助于精准实施全产业链管理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申佳平)当前,钢铁行业“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阶段特征明显。下一步,钢铁行业如何实现稳增长?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

    时间:09-22
  • 证监会:截至8月底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王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

    时间:09-22
  • 2025品质健康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孙博洋)今年9月是第48个“质量月”,一系列强质量惠民生活动陆续开展。19日,2025品质健康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会议在北京举办。 据悉,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诚信 品质 创新”。会上,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时间:09-22
  • 全国计量和检验检测职业技能大赛(计量领域)将于明年6月举办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于2026年6月在江苏南京举办全国计量和检验检测职业技能大赛(计量领域)。 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赛由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南京市人...

    时间:09-22
  • 业界: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推进质量社会共治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市场监管总局等26个部门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质量月”期间,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开展了“企业质量诚信倡议”活动。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副会长王群表...

    时间:09-22
  • 业界:大众健康应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管理”转变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年来,大众对健康的认知不断加深,“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人心。 近日,以“趣!生长”为年度主题的第五届北京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大会的分享环节,赫力...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