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金融机构以绿色金融践行“双碳”战略

2025-09-23 09:06: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金融机构以绿色金融践行“双碳”战略

“双碳”目标提出已满五周年,中国发展“绿”意更浓。近年来,中国凭借一系列行之有效、脚踏实地的绿色金融实践,为全球绿色治理贡献了具有高度可操作性与借鉴价值的中国方案。

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中的关键一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它不仅发挥着融资工具的作用,更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协同的关键机制。在此进程中,金融机构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

金融机构正从三大维度发力,以绿色金融践行“双碳”战略,不仅为绿色产业注入了蓬勃生机,更为传统产业的“华丽转身”提供了重要支持与保障,彰显了在现代经济治理体系中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第一,全周期赋能打通绿色转型“产业血脉”。金融机构践行“双碳”战略,首先体现在对产业转型的全生命周期赋能上,既为绿色新动能“培土育苗”,也为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构建起完整金融服务链条,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迈进。

在支持绿色新动能方面,金融机构的行动日趋“系统化”。在企业初创期,通过绿色产业基金、私募股权融资、绿色信贷等方式,为前沿绿色科技企业提供“第一桶金”,夯实其发展基础;在企业成长期,为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市场IPO提供承销、保荐和融资服务,助力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将资金精准投向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在企业成熟期,进一步通过绿色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ABS)、并购重组等工具和方式,帮助已上市企业持续发展,巩固其市场地位。这一套组合拳,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了规模可观、期限匹配、来源稳定的强劲金融动力。

在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方面,金融机构的角色同样关键。比如,面对钢铁、化工、建材等高碳行业转型的迫切需求和巨大资金缺口,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转型金融,设计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通过这些精细化、定向式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有力地推动了传统行业向着绿色、低碳、高质量的方向迈进,确保了整体经济转型的平稳与可持续。

第二,创新破局,构建绿色金融“现代生态”。面对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以及日益复杂的绿色转型需求,金融机构正以更大力度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智能化升级,旨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高效精准的现代绿色金融体系。

在产品创新层面,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打破产品同质化是各类金融机构正在发力的方向,以满足从大型国企到中小微企业、从地方政府到个人的多元化需求,创新亮点纷呈。比如,大力发展绿色票据、绿色供应链金融、ESG(环境、社会、治理)主题理财产品、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LL)等。

在科技赋能层面,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绿色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有效防范“洗绿”风险;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构建绿色资金流向的全链条监控平台,确保资金真正用于绿色项目,增强社会公信力。

第三,强化风险管理与国际合作。当前,金融机构不再将绿色金融仅视为业务增长点,更将其核心纳入机构自身的长期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中,并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在风险管理层面,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增强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能力,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在国际合作层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气候挑战。通过强化风险管理和深化国际合作,金融机构不仅保障了自身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更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了负责任的金融力量,推动了全球绿色金融体系的协同发展。

任重而道远,唯行而不辍。未来,金融机构唯有将绿色金融从一项“业务”全面升华为贯穿所有业务的“基因”,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经济绿色转型中的引领作用,为实现“双碳” 目标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 相关阅读
  • 数智化赋能制造业转型提速增效

    走进安徽马鞍山市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工、装配车间,一排排显示屏上,生产数据实时跳动,管理人员通过中控平台便可掌握生产进度,统筹生产安排。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精准的数据支持下,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

    时间:09-23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至18日在北京亦庄举行

    人民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申佳平)记者今日从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18日在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

    时间:09-23
  • 3D打印轻质燃料电池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张佳欣)丹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他们首次利用3D打印技术和特殊几何结构设计,研制出一种全新的轻质燃料电池,首次达到航空航天应用所需的比功率指标,或将为航空航天绿色能源...

    时间:09-23
  • CRISPR有了新型“快递车”

    CRISPR是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分子剪刀”一样精准地修改导致疾病的基因,为治疗遗传病、癌症、罕见病等许多目前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自这项技术诞生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在实验室中修复了...

    时间:09-23
  • 抓住“人工智能+煤炭”新契机

    原标题:抓住“人工智能+煤炭”新契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聚焦地质勘探、煤矿采掘(剥)、煤炭洗选、生产调度、安全管控、设备管理等典型场景,融合应...

    时间:09-23
  • 企业办税便利度进一步增强

    原标题:企业办税便利度进一步增强世界银行最新营商环境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纳税指标等方面有较大提升,与上次评估相比,我国企业年度纳税时间压缩了78.2%,位于各国前列,企业办税便利度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税务部门持续推...

    时间:09-23
  • “人工智能+”促全球贸易增长

    原标题:“人工智能+”促全球贸易增长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发布的《2025世界贸易报告》预测,在正确的政策支持下,到2040年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望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全球GDP将增长12%至13%。这一预测不仅彰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

    时间:09-23
  • 减污降碳提升发展“含绿量”

    原标题:减污降碳提升发展“含绿量”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作为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的重要路径。各地立足实际,深入推进减污、降碳、扩绿,探索契合自身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之路,不仅是践行绿水青山就...

    时间:09-23
  • 保持外贸量增质提好态势

    原标题:保持外贸量增质提好态势保持外贸稳中有进、量增质提态势,更好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必要推动外贸结构高端化,鼓励“中国服务”出海,提升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 作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外贸通过拉动经济增长...

    时间:09-23
  • 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北京实践

    原标题: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北京实践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至24日举行,探讨如何在数字化浪潮和科技创新驱动下,激发文化原创力、提升公共文化品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全国首...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