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具身智能赛道 再现亿元级订单

2025-10-11 09:08: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具身智能赛道 再现亿元级订单

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再现两笔亿元级订单。10月9日,据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官微消息,近日,智元机器人与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旗科技”)正式官宣,双方就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展深度战略合作,龙旗科技下达数亿元金额的智元精灵G2机器人框架订单。同日,据原力无限机器人官微消息,10月份,原力无限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与时华文旅控股集团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项目金额达2.6亿元。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AI机器人行业研究员郑扬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理想物理载体与核心落地形态,2025年是其迈向产业应用的元年,而订单接连落地标志着我国具身智能赛道正迎来商业化加速的关键节点,推动产业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应用。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是政策、技术、市场与完整产业生态协同作用的结果。

商业化提速

“从春晚舞台上的跳舞机器人到各类机器人赛事,今年以来,国内具身智能已从概念展示走向产业化前沿,开始应用于工厂、零售店等真实环境,协助人类完成各类任务。”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如今,具身智能更是向商业化迈进一大步。据介绍,智元精灵G2前期重点应用于平板产线,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消费电子组装制造场景批量落地,双方的合作,以近千台的订单量印证了具身机器人的商业价值。而原力无限机器人的2.6亿元签约金额创下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纪录,也标志着具身智能从“验证期”正式迈入可复制、可规模化落地的新阶段。

除上述两笔亿元级订单外,今年下半年,国内还涌现多笔亿元级人形机器人订单。7月份,智元机器人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项目,总金额1.24亿元;9月3日,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称,该公司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9月11日,深圳慧智物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三年内部署逾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金额近5亿元。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AI大模型+机器人”范式日趋成熟,国产大模型与传感器、执行器技术的融合,使机器人自主决策与环境适应能力显著提升。

2025年“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多地积极响应,跟进布局。例如,北京亦庄落地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级创新平台,已集聚知名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7月份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企业快速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压低具身智能设备生产成本,为其在制造业精密装配、养老护理照护等领域大规模落地扫清成本障碍。这种“需求扩容-规模降本-应用普及”的正向循环,通过场景应用积累海量交互数据,反哺算法迭代与技术研发,加速多模态感知、柔性执行等核心能力突破,形成产业发展的闭环动力。

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印证了行业潜力。《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当前,具身智能已进入‘技术验证-规模量产-生态成熟’的关键跃迁期,上市公司在核心部件、整机制造、场景集成等环节的布局,将决定其在行业赛道中的竞争地位。”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纷纷锚定自身优势,在产业链各环节加速卡位。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具身智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了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硬件订单。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埃斯顿酷卓发布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2目前正在工业场景进行小批量验证。

江苏中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公告称,该公司近日与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智能机器人技术合作与产业化应用、航空航天领域高水平精密耐高温合金铸造轻量化技术、产业化智能机器人用电线电缆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对于未来上市公司的布局策略,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身智能上市企业需锚定工业巡检、商超服务等商业化成熟度高的垂类场景,以“智能定界”精准匹配市场需求,避免技术与应用脱节;主动联合行业龙头共建试点项目,为规模化落地铺路;重点攻坚灵巧手、多模态交互算法等核心技术,在赛道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技术价值向商业价值的高效转化。

  • 相关阅读
  • 中国“两山”理念实践成果亮相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人民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当地时间10月9日,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当天,自然资源部以“中国‘两山理念’促进自然资源变革性保护”为主题的中国专场活动在开幕首日成功举办。专场活...

    时间:10-11
  • 破万亿度!从用电量看经济增长新动能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文编辑:杨曦...

    时间:10-11
  • 罕见岩画揭示人类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考古学家在沙特阿拉伯发现了罕见的可追溯至1.28万至1.14万年前岩画,内容描绘出了人类如何适应当时当地干旱的环境,并在其中生活。这项研究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人类从2.5万—2万年前...

    时间:10-11
  • 机器学习设计出内在无序蛋白质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哈佛大学与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能够从无序蛋白质中排序,设计出具有特定性质的内在无序蛋白质(IDPs),从而突破了当前人工智能(AI)工具在解析约30%人类蛋白...

    时间:10-11
  • 新策略实现芯片上纳米尺度光操控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陆成宽)我国科学家在纳米尺度光操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记者10日获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实现芯片上纳米光信号的高效激发与路径分离,为开发更小、更快...

    时间:10-11
  • 新能源汽车为何越来越受欢迎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为何越来越受欢迎国庆中秋假期,开新能源汽车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和使用率在加速提...

    时间:10-11
  • 加强科技合作赋能全球发展

    原标题:加强科技合作赋能全球发展近期,中国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表示将继续加强科技合作赋能全球发展,并在全球发展资金库项下设立“数字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全球发展倡议“数字...

    时间:10-11
  • 事关新兴产业安全发展!工信部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信微报”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将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丰...

    时间:10-10
  • 双节“异地小城游”热度高 “分段式”出行成趋势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夏晓伦)“提前6天拼假出发,不仅机票比假期高峰便宜近四成,景区里不用人挤人,还能跟着当地渔民体验撒网捕鱼,这趟‘错峰游’既省钱又走心。”武汉张先生的出行体验,体现了双节期间众多游客理性出行...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