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圣诞订单”提前放量透露中国外贸韧性

2025-11-09 23:47: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见习记者 何成浩

虽然还有一个多月才到圣诞节,但围绕这一中国外贸人“冲业绩”的重要窗口,外贸企业早已提前数月做足功课,“圣诞订单”热度持续。

“仅从义乌看,一般每年的6月份、7月份就开始进入圣诞用品出口旺季,这段时间是除春节前最忙的时段。”浙江金斯顿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小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备货、运输、入仓等一整套海运链路耗时长,需要提前准备才能赶上海外节日时点,而今年的圣诞用品出口高峰较往年更有所提前。

从外贸行业整体看,海关总署11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圣诞出口提前放量,是我国外贸韧性与市场敏锐度结合的生动体现,这也体现了‘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旺季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记者表示。

圣诞用品出口高峰提前

“世界需要节日,而节日需要义乌”。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圣诞用品集散地,每年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2万多个品类的圣诞用品,从这里“接单”的圣诞用品占全球市场的近80%。

鉴于此,义乌也成为观察圣诞用品出口的重要窗口。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圣诞用品出口51.7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6月份出口8.9亿元,占上半年出口量的一半,7月份为11.1亿元,8月份则高达13.9亿元,这也意味着圣诞用品出口高峰提前来临。

“这种提前放量并非偶然,而是供需双方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形成的新平衡。”洪勇分析称,这背后反映出零售商为应对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普遍采取了“前置备货”策略,以规避可能出现的物流拥堵或成本上涨风险。

义乌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圣诞出口季”在时间上明显提前,4月份出口集装箱中就出现了圣诞用品的身影,现阶段出口货物中圣诞用品的比重明显提升,带动整体出口增长。

此外,圣诞用品出口市场更加多元。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拉美、欧盟是义乌圣诞用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圣诞用品出口拉美、欧盟同比分别增长17.3%和45.0%,两者合计占义乌圣诞用品出口总额超六成。

“今年我们公司的相关数据显示,拉美国家,如巴西正在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新增长点。”金小民对上述数据趋势表示认同。据其观察,当前很多商家都将目光投到更多地区或国家,一方面为寻求新增长点,另一方面也为分摊风险。

“圣诞用品出口市场更加多元,也折射出我国外贸市场布局转变。”洪勇认为,这说明我国企业正积极深耕更多细分市场,精准对接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这种多元化不仅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波动的风险,也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是出口韧性的深层来源,表明“中国制造”正以更广的覆盖面和更强的适应性融入全球市场。

科技含量高渐成亮点

在义乌,机械设备和流程管理正帮助企业提升产能,圣诞用品产品更潮、科技含量更高,也是我国出口亮点的一个微观缩影,即出口产品在逐渐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转向。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43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7%。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19万亿元,下降0.7%;集成电路1.16万亿元,增长24.7%;汽车7983.9亿元,增长14.3%。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继续扮演中国出口‘压舱石’的角色”。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样的趋势在其他行业也有鲜明体现。以汽配行业为例,全国工商联汽摩配商会常务会长、全联汽配展组委会主任应慧鹏对记者表示,当前外贸不再是单纯的量增,而是产品出口的“含金量”在提升。今年汽配出口中,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智能传感器等高端产品占比首次突破60%,说明中国汽摩配产品的出口正在从“低价走量”转向“技术溢价”。

此外,数据显示,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7%,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生力军’的带动作用在汽配领域尤其突出。”应慧鹏表示,民营企业反应快、调整灵活,特别擅长抓住新机遇、敢创新。同时,产品也有竞争力,不管是制动系统、车身零件这些传统优势品类,还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这种新赛道,民营企业都是研发和出口的主力。

“展望未来,中国出口仍面临诸多积极因素,有望对稳经济发挥重要支持作用。”刘涛表示,中国出口自身具备强大优势和韧性,包括具备全产业链和中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出口目的地日趋多元化、贸易创新有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等。

“稳外贸仍需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洪勇建议,未来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新三样”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优势,加快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发展,提升跨境电商的全球配送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