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坚持“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的导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决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和牺牲社会效益。
首先,要处理好文化产品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要让文化产品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能给消费者以健康向上的引导和影响,又要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只有文化产品能真正打动和吸引消费者,才能占领文化消费市场。
其次,要处理好迎合消费者和引领消费者的关系。要做先进文化传播的主力军,用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去引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用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去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当前,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全面实施,国有骨干文化企业要以此为契机,深化改革,勇于进取。要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国有骨干文化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创新水平,增强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要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引导文化资源要素向优势文化企业适度集中,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市场控制力强大的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业态向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和高产业关联度的新型高端文化服务业转型,支持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全面提升骨干文化企业的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
(新闻观察员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