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好书推荐

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

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

2016-01-29 14:16:25

来源:新华悦读

  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专家韦慕廷曾说:他的“知识思想不可能生来就是如此,一定是环境上,有很多朋友影响了他。”张学良说,我年轻时候,主要还是受青年会影响。

  张学良说的青年会是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 Christian Association,YMCA)一个世界性的组织。1844年创立于伦敦,1855年成立了国际性的基督教青年会世界协会,1895年传入中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奉天等地建立了机构。“青年会里的活动比较多,我参加最多的活动就是听演讲,我爱听。只要有演讲,我几乎是风雨无阻,必去无疑。这也接触了不少中外名人,中国的名人有张伯苓、余日章(注:余日章,湖北蒲圻人。早年赴美入哈佛大学,攻读教育。曾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中华基督教协进会会长。、诚静怡(诚静怡,满族,北京人。牧师,1924年任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会长。)、晏阳初(注:晏阳初,原名兴复,字阳初,四川巴中人。20世纪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等,西洋人如穆德、艾迪、卜克门等先生,他们的演讲我都亲耳聆听过,所受教益良多。”

  青年会里多数是外国人,张学良怎么和青年会有了关系呢?“我参加奉天青年会主要因为一个姓王的,我受这个人影响很大。那段时间里,身体相当不好,患有肺病,曾吐过一次血。16岁那年大病一场,数月不起。这个王少源啊,不但把我的肺病治好了,也把我的心病治好了。他一边给我看病,一边开导我,所以,他影响我很多的事情,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更。王少源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当时是奉天基督教青年会董事会的会长。他不仅知道我身体里的病,也知道我心里的病在什么地方。他开导我,要出去走动走动,到外面散散心,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整天躺在床上看小说。一天,王少源向我介绍说,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有一个演讲,你可以去听听,不要老在家里闷着。就是让我和青年会接触接触,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就跟我唠叨这个事儿,看我没反对,就送给我一张演讲入场券。我从来没听过什么演讲,把入场券拿到手里一看,上面写着那演讲题目叫:中国前途之希望,演讲人是天津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先生(注:张伯苓,天津人。早年入读北洋水师学堂,后留学美国。回国后筹办南开中学。1916年11月,张伯苓应邀到奉天、吉林、哈尔滨等地讲演。),地点是青年会,我当时不知道张伯苓是何许人也。可这个演讲题目倒是令我有点心动,因为我心目中的中国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我心想,我要倒看看他能讲出什么希望来?”

  张学良是带着一种既好奇又怀疑的心情去听演讲的,这也是他第一次踏进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的大门。演讲开始了,张伯苓首先问大家,中国会不会亡?中国还有没有前途?中国的前途在哪里?然后他提高语调,大声说:“中国不会亡,中国的前途有希望,因为有我!”说完,他停了一会儿。“我就有点激动了,几乎站起来质问他,你算老几呀!这说的是什么玩意儿?‘中国不亡,因为有你’,这未免太骄傲自大了吧!我很容易发脾气,嘴巴又坏,我觉得很不是味道,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进青年会,第一次听演讲,不熟悉那里的情况,没敢乱动,但心气还是平静不下来。”停了一会儿,张先生接下去讲: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