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美文趣文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系列连载
病中贾平凹(九)
http://www.slrbs.com  2015-05-18 09:02:35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我问平凹,为什么不到城里的医院去住?他苦笑了笑,憨憨地说:“咱这病要住传染科,人家都说没床位。住这儿也很好。”
  我知道某些医院床位很紧张,但总留有机动的,特别是一些高级病房,有的甚至常年四季锁着门。于是便又说,能不能找找后门,住在城里总比这儿方便。平凹憨憨笑着,摇摇头说:“咱哪儿来的后门?”
  于是乎,平凹便在西安市南郊这个十分简陋的病房里一住就是半年多。医院灶房饭食质次价高,平凹每天吃的是方便面,啃的干馒头。平凹爱人俊芳工作忙,家里还有上小学的女儿浅浅,每天往返十多里地往医院送一点儿吃食。幸好这个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平凹的病极认真,竭尽全力,变换治疗方案,疗效甚好。去年十二月,我再次去探望平凹时,听说只剩下两个“+”号尚未消失,其它已趋于正常,体重也增加了。平凹说,这一次下决心把病治好,不好不出院。到北京领取美孚石油公司“飞马”文学奖,他是从医院病床上  由俊芳陪同着去的,回来后又回到医院病床上。抽出这么多时间专门治病,对于平凹来说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然而也是无可奈何的。
  年仅三十六岁的平凹,来日方长。你需要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进而长寿,人民和党也需要你长寿,中国的文学更需要你长寿!
  平凹还在病中。诚望能够像爱护各级领导干部那些宝贵财富一样,爱护我们的作家,珍惜贾平凹这样的才子,为平凹治病创造一些优裕的条件!
  真诚祝愿平凹早日康复。
  我原来打算在《延河》编辑部的学习到1987年年底就结束,后来见了贾平凹,他说你来迟了,西北大学作家班第一期都开学了,你最好去上一下作家班,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当时跟我同在《延河》编辑部学习的赵伯涛和苑湖正在上作家班,我听说作家班学员入学条件很严格,要求首先必须是省作协会员,我那时还不是省作协会员。贾平凹说,不要紧,你都发表了那么多作品,我去给你说一下,上明年第二期。于是,我便在《延河》编辑部留了下来,一直到1988年上了西北大学作家班。
  我在《延河》编辑部待了整整一年时间,期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一、二、三部相继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虽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播,却在文学界反应平平。历经那场众所周知的“八九”政治风波之后,1985~1988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于1991年3月在没有人担任评委会主任、副主任的情况下公布了评选结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名列榜首,此后才引起广泛关注。而贾平凹却早于1988年便以长篇小说《浮躁》获得美国美孚飞马奖,该奖并非由美国人评选,而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专门的班子,评选出来后报美国美孚石油公司认可。但是,在《延河》编辑部所在的省作协院子里,贾平凹的名字似乎并不被人时常提起,连我这个与贾平凹过从亲密者也感到一种压力,连换老婆的故事就是我向贾平凹提供的这件事都不敢对人讲说。
  我不久前在网上看到,《平凡的世界》责任编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编辑李金玉披露的情况,说是1986年春天到西安组稿,出版社让她盯住的首要目标是贾平凹正在创作的《浮躁》。然而贾平凹的手稿被另一家出版社抢走了,于是她就去见路遥。路遥正在创作《平凡的世界》(当时叫《普通人的道路》)第一部,她向路遥约稿,而后带着30余万字的书稿回到北京,出版社一些领导却认为她“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李金玉编辑说,那时路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和《人生》虽然先后获得第一、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但与正“如日中天”的贾平凹相比, 路遥的名字显然还不是一块金字招牌。
  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路遥和贾平凹在全国文学界的知名度孰先孰后。可是,在很长时间里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外省市报刊提到陕西作家群,排名是贾平凹、路遥……而陕西报刊却是路遥、贾平凹云云。本来这就是一个很乏味的问题,作家排名次序并非领导人那样有个权大权小,如此煞有介事就显得很不正常。不免让人想到那次批判贾平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阴魂不散,曾经的陕西省作家协会某些人还在用路遥打压贾平凹。我这样讲并非贬低路遥抬高贾平凹,我认为他们俩各有千秋,难分高下,单从作品而言我更喜欢路遥的大气魄大手笔。至于后来出自陕西的一些文章,还曾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排名陕西著名作家,除了陈忠实是省作协主席,撰稿者纯系拍马屁外,还有又以陈忠实打压贾平凹之意。
收藏文章 编辑:刘 延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