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减负出实招,扩大消费更需夯实底气
——老百姓收入跑得不够快,让他们不敢痛快花钱。当前应着力实现初次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增收减税,特别是减少消费过程中百姓所承担的隐形税、价内税
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对拉动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当前消费增速下滑的态势,今后是否还需要类似的刺激政策?
范剑平认为,虽然消费增速出现下滑,但整体上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必要大幅调整短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刺激消费需求。“有人说,房地产、汽车不能搞了,刺激一下家电和旅游,是不是对稳增长有好处?我觉得这样急功近利的政策不对,可能会打乱居民消费的节奏,透支未来的增长潜力,副作用很大。”范剑平说。
“要想让我们花钱消费,也得有钱才能花呀!”聊起扩大消费的话题,不少普通百姓不仅没什么热情,甚至会有些反感,这主要是因为收入没有实现相应的增长。统计数据已显示,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两个同步”未能很好地实现。老百姓的收入跑得不够快,让他们无力扩大消费、不敢痛快花钱。
“扩大消费的基础是增加收入”。赵萍说,今年应重点关注收入增长与扩大消费之间的关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能仍停留在规划和设想阶段,要寻找收入分配改革的切入点,实现初次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性突破。此外,还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促进居民真实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为消费增长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减税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居民的实际税负并不只是个人所得税,而更多体现在消费过程中所承担的隐形税、价内税。有些人觉得月饼税、馒头税很稀奇,但实际上国内任何一个商品里都含税,只不过没有把价内税单列出来而已。
范剑平认为,今后我国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从长远发展方向来讲,国家应该逐步降低间接税的比重,增加直接税的比重,让百姓明白消费。居民间接税的主要税负之一就是消费税,这一领域的改革很重要。过去对百姓而言可能是高档的消费,比如护肤品等等,现在已经变成日用品,消费税的改革也应与时俱进,对符合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又是百姓日常消费的商品,都应该取消消费税,同时加大对高能耗、奢侈性消费的税率,使税收真正能对扩大消费、节能减排起到调节作用。
增值税也应该改革。当前我国增值税有一个特点,即名义税率很高,但存在五花八门的优惠政策。但实际上,只有大企业、外资企业才有办法获得优惠,真正承受高额税负的往往是中小企业。范剑平建议,今后应降低增值税的名义税率,同时取消优惠税率,这对中小企业减税的作用更大,从而激活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给工人涨工资的能力,对扩大消费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此外,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到损害是消费者在消费中首要的、最基本的权利。2012年伊始,就先后爆出黄曲霉素牛奶、注胶虾、安信木地板甲醛超标等问题,消费安全问题仍受到更多媒体和消费者关注。赵萍认为,今后,消费安全将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基本问题。预防和减少安全隐患,保障消费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场所安全,将会受到消费者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