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消费水平比较高,带动物价升高,这样城市就产生富人排挤穷人的现象,穷人没有生存空间。"曹汉武表示。
在这个城乡贫富差距达3.6倍的地区,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相差也很大,能源资源型行业的收入普遍高于其他行业。这也导致了在神木、府谷这些能源主产区个人收入差距非常大。神木资产上亿的人家有6000多户,府谷也有1000多户,当地一位观察人士称,有实力的煤老板一年收入甚至相当于全市农民纯收入的总和。
资金等要素也在不断流入能源行业,能源化工行业在榆林全市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为70%左右,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8.9%。榆林市市长陆治原认为,随着近些年能源价格的走高,能源化工产业对其它产业发展产生了挤出效应。
由于资源分布不均,榆林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北部资源富集的六个县区占全市GDP总量93%,南六县占7%;北六县地方财政收入占到全市的98%左右,南六县仅占2%。
南六县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由于地处山区贫困人口多,而白于山区更是陕西省扶贫搬迁的重点区域。出人意料的是,南部地区虽然贫穷但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却比北部高。
"南六县收入差距比较小,生态环境也比较好,社会治安好,居民对生活比较满意。"曹汉武说,北六县幸福指数不高主要还是因为收入差距特别悬殊,房价、蔬菜价格等物价水平比南六县高。
这种幸福感的差异直接体现在社会治安状况上,前几年神木的社会治安问题比别的地方多。最近几年,神木在管理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实现网格化管理,社区管理与信息技术上投资也比较大,社会治安满意度比过去好。
当然,这也得归功于公共服务的改善。这几年北六县在发展过程中,民生投资也很大。神木、府谷在医保、养老、免费教育投资不少,前几年神木全民公费医疗的做法产生不小轰动,此举还受到民政部的肯定。此外,一些煤老板投资慈善,资助贫困学生、捐款办学,甚至有几位还上了胡润慈善榜。
不过,榆林生态补偿与修复赶不上破坏的速度,这导致当地生存环境、投资环境恶化。而富人很多定居在外地,甚至移民国外,他们无需承担这些恶果,这只能由当地普通百姓来承受,因此在资源开采中,很多企业主甚至不计后果。
让当地政府头疼的是,这些年来,榆林因能源带来的财富往往留不住,纷纷流到外地。"人们赚钱以后就把钱转到外地,甚至转到国外。"曹汉武认为,这样下去形成恶性循环,也让榆林未来经济只能继续依靠资源,转型缺乏动力。(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