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省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是30亿,占到全省财政支出的1%,专项资金是12.36亿,加在一起是42.36亿元,占到全省财政支出的1.4%,就这些资金来说和实际需要相比,缺口很大。我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去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
去年我们争取到118.04亿元,2012年截至到现在,是144.98亿元,发挥了较大作用,也有效的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局面。由发改委管理的专项资金,产业引导和结构调整专项2.41亿元,环保产业专项8000万元,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5000万元,服务业发展专项1.6亿元。
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重点支持四各方面,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基础工业设施、生态建设等,应安排10亿元。二是妇幼医院、大学建设文化体育设施等,共安排7亿元。三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像引汉济渭、咸阳机场、西安地铁、应急系统建设以及地震、气象、测绘等设施的建设,共安排7亿元;四是政法系统,也包括武警、消防等设施建设,安排6亿元。
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情况如何?
张延寿委员询问:近年来,中省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实施了许多支农惠农政策,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不断加大,请问2011年中省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情况如何?你们是如何安排这些资金的?这些资金投入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起多了什么样的作用?我省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是多少?
省农业厅厅长王宏回答:
2011年,我厅组织或参与下达的中省投资35亿元,其中我厅系统直接使用的资金,也就是我厅2011年部门决算资金2.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78%和8.71%。中省投资按类别分,财政专项14.68亿元,基本建设8.78亿元,政策性补贴11.54亿元;按来源分,中央投入22.2亿元,省级投入12.8亿元。在中央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我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也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10.4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8亿元,增长了22.72%。
为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1年,我厅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围绕重大项目调整投资结构、整合捆绑资金,努力发挥资金规模效益。
2011年度,我厅突出宏观上重体制机制,微观上推选进模式,发展上抓园区建设,谋划提出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果品贮藏百库工程、农村能源服务模式、质量安全监督等一批重大项目,以项目承载预算,落实资金,使预算编制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增强了预算的执行性。
我厅按照“存量调结构,增量保重点”的原则,在落实好普惠性政策的同时,将分散的资金集中用于重点项目,将使用效益不强的资金调整到真正能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的关键环节,对2011年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了整合,在5个重点领域,实施了一批大项目,有力地发挥了资金规模效应。
一是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引擎。
三是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支撑体系。
四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设备水平。农村能源建设项目。
五是拓宽投资领域,培育新的生产经营主体。
2011年度,我厅预算执行进度6月底达到70%、10月底达到90%,是近年来农业专项资金下达最快、最早、早多的一年。
教育的投入有多少?
曾敏利委员询问:2011年是落实《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第一年,全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有多少?这些资金主要解决了教育领域哪些薄弱环节和问题?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很大的一块,支出这么大的资金,支出结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