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青年最常用的媒介形式是微博,最关注的话题是政治话题;接受调查的青年中,近20%毕业生能够接受“零起薪”。共青团陕西省委昨日发布的《陕西新媒体与青年发展蓝皮书》,对新媒体环境下陕西青年工作、生活、婚恋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全景式分析。
本次调查中的“新媒体”,是指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态。共青团陕西省委作为我省青年工作的主要力量,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联合编撰了《蓝皮书》,通过问卷及深度访谈等形式向陕西青年展开调查,共向18~34岁的青年发放了2200份调查问卷。全书从新媒体与青年发展,陕西青年新媒体使用行为的总体特征,新媒体对陕西青年择业、婚恋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微博成为最常用媒介
此次调查显示,有62.4%的陕西青年认为,微博是自己最常用的媒介形式,其次是搜索引擎(谷歌、百度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QQ、MSN等)。
《蓝皮书》分析认为,微博的媒体属性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了面向公众的话语权,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自媒体,因而成为了青年最常用的发表看法与观点的媒介。根据调查,23~34岁的青年使用微博的概率较高,《蓝皮书》称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为“成熟青年”。另外,中高收入和高学历也是微博使用者的特征。
“移动学习”逐渐兴起
新媒体对青年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搜索引擎和移动学习成为青年学习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其中,移动学习是指学习场所的移动性、学习方式的互动性和传播方式的数字化,具备“四上”特点,即“路上、车上、床上、厕上”。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移动中学习成为了青年人选择的一项重要方式。
根据调查,只有4.98%的青年没有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学习的经历;有49.15%的青年经常使用移动终端学习。但是移动学习也存在一些瓶颈,包括上网速度慢、手机屏幕小、上网费用高等问题,都对青年的移动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
“裸婚”越来越被青年接受
“裸婚”现象,是指青年结婚时不买车、不买房、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是直接领证结婚。根据调查,陕西青年中有63.6%在婚前对汽车的要求无所谓,超过七成认为住房量力而行即可,超过五成青年认为可以没有钻戒,甚至超过四成青年认为婚礼也不一定必须办。
《蓝皮书》分析,“裸婚”作为一种新的婚恋观,已经越来越被青年所接受。这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婚姻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对婚姻生活的要求更加理性和务实。
两成毕业生接受“零起薪”
《蓝皮书》同时对青年的就业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约有近两成毕业生能够接受零起薪。此外,大多数大学生所能接受的起始月薪集中在1500元~4000元不等,这显示陕西青年在就业起薪上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54.29%的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形势不乐观,75.06%的青年不会按照对口专业找工作,这都显示了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毕业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考验。
在就业方向上,76.85%的青年首选单位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其中把政府部门作为首选的占到42.1%,把国有企业作为首选的占34.75%。可见,陕西青年首选的工作去向主要还是体制内的工作。 (西安晚报-西安新闻网 记者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