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学很难,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尽快地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为阅读和写作文打下基础,下面我粗浅的谈点自己在多年实践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点见解。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有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被动的“要我识字”变为主动的“我要识字”。比如,教一年级学生识字前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生字,如:我在教“抹布”一词时,就先打谜,“有长也有方,五味它都尝,只要别人净,不怕自己脏。”让学生猜,然后板书“抹布”,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又熏陶了学生的思想,然后通过分析结构掌握字词的音、行、义。
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呢?首先让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三套识字工具:(1)、汉语拼音;(2)、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及间架结构;(3)、按音序、部首查字典。其次,根据汉子的构字规律,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字的音、行、义的能力。
例如:(1)教“日”“月”利用象形字的特点分析字形。“红日圆圆”、“月牙弯弯”;(2)意义识字。如:“森”,很多树就成了森、“灾”屋里失灾就遭灾、“尖”上小下大等。(3)“清、情、晴、睛”等字形时,可让学生掌握声旁表音,行旁表义的特点。
三、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解决识字中的难点。
教师对学生难学的字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要培养学生自学、
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便自己动脑筋找出识字的好办法。
总之,学生的积极性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魏家台镇寇家村小学 崔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