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家居  »  房产  »  房产资讯

出租房养老比倒按揭划算 退休前10年时开始准备

出租房养老比倒按揭划算 退休前10年时开始准备

2013-09-26 10:18:29

  读者咨询

  广州某中学的林老师60岁,退休之后每月将领到约3300元的退休金,老伴孔女士已经58岁,退休3年了,原来是某国有企业的普通职员,退休金为2500元。目前两人住在天河区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旧住宅中,无其他房产;家庭流动资产约有41万元。女儿已经结婚生子,在某事业单位工作。请问,按照目前的经济状况,两位老人该如何养老?

  “以房养老,不用吧,我们都有退休金,虽然不多,但也过得去;我周围的亲朋像我这个年龄的也都能自己养老,既不用靠孩子,也不用靠房子。”面对本报记者的咨询,家住广州天河区的“准退休”老人林先生如是说。

  近日,“以房养老”话题被坊间炒作得沸沸扬扬,多数老人以“情感上不接受、不适用于实际情况”为由大加贬斥。实际上,“养老”与“理财”一样,基础原则都应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房产也好,国债、黄金也罢,都应讲究多元配置,希望达到成功“养老”的目标。

  记者对比发现,“出租房养老”比纯粹的“倒按揭养老”更适用于目前城市老人的实际情况。

  文、表:记者井楠、潘彧

  图:CFP

  三种理财方案

  1.多元配置:31万元流动资产 年化收益率超4%

  该类家庭可以采取稳健理财的方式,多元投资养老,用投资收益补充退休金的不足部分。本方案可主要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与黄金等属于风险较小、可期待收益率中等的产品。货币基金充当家庭“应急准备金”,配置比例应高于中年、年轻家庭的一倍,4万~5万元为适宜,以应对“突然住院”等急事;平时退休金的结余部分,也可直接在银行卡上购买成货币基金,增加收益率。

  按照表格组合,该类家庭的31万元流动资产(10万元的黄金除外),获得4%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并非难事,有效跑赢了名义通货膨胀率;年利息至少为1.24万元,每月增加1000元的收入,生活更加游刃有余。

  弊端提示:难抗通胀,流动资产还有贬值的风险。

  2.以房养老:

  “倒按揭”未必划算

  在70~75岁之间,将价值300万元的房产“倒按揭”给银行,按照六成抵押、基准利率扣除还款利息粗略估算,每月可以领取1~1.2万元左右的按揭养老金,不过,不同银行的产品设计可能会带来养老金的差异较大。这笔钱,可使林老师老两口的生活得到质的飞跃。余下的资金仍可以继续投资,增加偏股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入,取得更多的理财收益。等待10年的期限到期之后,如果两人依然健在,可以有两个选择:1.用流动资金偿还房产“倒按揭”利息,房产依然归自己;2.房产归银行,二老再购买或租赁新住宅住宿。

  弊端提示:没有把房产留给女儿,女儿或有怨言;房产“倒按揭”之后获得的收入只有“按揭买房”付出额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未必划算。

  3.退休金养老:抗通胀弱

  按照广州目前的生活水平,两位老人的退休金总计5800元,解决温饱是没有问题的。此做法的好处在于:简单明了不费事,并且还可以有效规避投资市场的风险。但如果原来单位的医疗保险并不健全,生活质量较退休前会大打折扣。弊端提示:抗通胀能力弱。

  其他类型家庭

  2位老人退休金较低之家:优先考虑“出租房养老”

  老林师傅也是广州户籍,家住荔湾区一套价值280万元的住宅,即将在年末退休。退休金预计只有1800元。而太太户籍不在广州,只能在农村领取每月150元的保险补助。家庭目前还有22万元的流动资产。

  • 相关阅读
  • 以房养老最大障碍——70年产权

      据《广州日报》报道“以房养老”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实,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发布前,“以房养老”就已在国内多地自发兴起尝试,但并未受到当地市民的欢迎。将...

    时间:09-26
  • 从概念到试水 西安养老地产不停探索

      随着“以房养老”的兴起,养老地产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养老地产”之概念由来已久,但是一直没有真正成功的实例与其相配。西安也是如此,刚刚过去的秋季住博会上首次亮相的养老盘意味着西安...

    时间:09-26
  • 我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促进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日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陕西省《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为:明确...

    时间:09-25
  • 专家称"以房养老"非养老主渠道

      近日,“以房养老”的话题无疑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围绕该话题,业内及广大民众支持的声音和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昨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记者提问时表...

    时间:09-25
  • 专家:给以房养老10条建议

      出场专家  孟晓苏(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以房养老”方案最早提出者)  曹远征(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王胜春(银行业界专家)  陈秉正(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住房...

    时间:09-25
  • 养老概念股大热 银行“以房养老”产品遭冷遇

      将房产视为重要遗产的观念短期难改 推行“以房养老”还有很长的路  自从9月中旬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及将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后,“以房养老&rd...

    时间:09-25
  • 养老金待遇省际差距日益凸显 替代率水平差别大

      持续增大的资金缺口已经不是养老保险面对的唯一难题,事实上,地区间的待遇差异也在日益凸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9月23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替代率&rdquo...

    时间:09-25
  • 我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促进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日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陕西省《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为:明确...

    时间:09-25
  • 七成受访老人赞同以房养老

      在老龄化、少子化现象日益突现的社会环境中,采用反向抵押的按揭方式“以房养老”,成为老年人减轻养老负担的一种可能途径。昨天,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的“本市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

    时间:09-24
  • 以房养老首倡者孟晓苏:“以房养老”有五大好处

      “以房养老”经历10年,在争议声中终于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国务院日前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以房...

    时间:09-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