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确实出现了明显反弹,供求矛盾比较紧张。我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甚至可以说是当前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中的诸多矛盾集中体现在住房供求和房价上。
大城市房价较快上涨,一方面是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刚性住房需求快速增加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货币和信贷较为宽松,利率下调,而实体经济回升缓慢,大量信贷流向了房地产市场。同时,地方土地财政的现实体制导致卖地冲动较大。由于土地供给相对不足,而需求十分旺盛,地价大幅上升,又影响了人们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使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当然,一线和二线城市供求矛盾突出、房价快速上涨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等也有直接关系。大城市产业聚集度高,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资源好,居民可以分享的公共服务更多,从而形成了人口的更快速聚集,刚性住房需求自然会快速增长。而住房供给又不能及时跟上,就加剧了供求矛盾,造成房价的较快上涨。
记者:楼市分化的另一边是三、四线城市市场萎靡,像温州、鄂尔多斯等城市过去几年也经历了房价暴涨,今年却出现了房价回落甚至“弃房”现象,怎么看待这些地区的房地产泡沫问题?
任兴洲:房地产开发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一些城市出现上述问题,根本原因是违背了规律,住房供给已经严重超出了有效需求。前些年房价大幅上涨主要靠投机性需求支撑,泡沫在不断积累。当供给明显大于求,特别是当地实体经济回落,资金出现紧张时,往往就是泡沫破裂的时候。有些人口只有100多万的城市,近年房屋竣工量却接近甚至超过北京的供给量,市场如何消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