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爱取与名牌近似的名字,还有企业爱在广告中伪造洋背景。前不久,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3批共30个“伪意大利品牌”名单中,萨博SABO厨具、嘉加梦JAJEMON、以赛亚ISAIAH等多个家居品牌赫然在册。这些在中国注册、在意大利根本不存在的品牌,却均在宣传中谎称自己有意大利“血统”。
贴牌是生产模式,套牌是恶意行为
普通消费者往往很难追溯到家居产品的来源,一些不法商家就利用信息的不对等,打起了拿套牌货调包正品的主意。 和正常的贴牌生产不同,套牌是一种恶意行为。所谓正规贴牌指的是,某些品牌没有自己的工厂,而与专业工厂合作研发和生产,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销售。通常这类工厂为多家、而非一家生产,因此产品质量和精细程度会和自身具备生产条件的品牌存在差距。当然,贴牌也有好的,自产也有差的,不能一概而论。但“套牌”则完全是一种恶意行为,即经销商从正规品牌处拿货,放在展厅做样品,而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则是小作坊生产的,这就是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肉”。
消费者李先生讲述了他买到疑似套牌建材的经历。李先生在家居市场某品牌展厅选购了龙头、花洒、水盆、马桶等产品,但等货送上门时发现,产品质量和在展厅看到的不一样,表面不光滑,连接处粗糙,手感也不对。尽管品牌的标识没错,他还是怀疑产品被调了包。李先生将产品拿到另一家大型卖场的该品牌专卖店,店员检查后表示,产品质量存在明显瑕疵,李先生买到的可能是套牌货。于是,李先生带着产品回到当初购买的市场,销售人员否认套牌之说,只承认该批次产品质量有问题,同意调换。尽管最终李先生调换了产品,但心里仍觉不踏实。
其实,李先生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家居市场中涂料、洁具、地板、橱柜甚至家具,都有套牌货混杂其间,令消费者防不胜防。有瓷砖行业知情人士曝料,代理商玩套牌的手法有好几种:一是店里和仓库里都是假冒产品,因为瓷砖容易模仿,即使是业内人士有时都很难分辨真假;二是店里展示正品,仓库发货时发的是假冒产品;还有一部分经销商非常狡猾,店里和库存的产品都是原厂正品,让仿冒的厂家直接发货给消费者。涂料市场上,套牌涂料、油漆更多,有人专门到工地上回收品牌涂料用完后的空桶,卖给黑心商家,商家往空桶里灌装不知名的产品进行销售。橱柜的套牌通常表现在,买进别家的产品贴上自己的牌子。比如橱柜台面,一般橱柜厂家生产台面,有些橱柜厂家就可能打着知名台面材料的旗号,却使用小厂劣质台面。
某卫浴品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套牌一般套的都是知名品牌,在大型正规家居市场,套牌现象很少发生,但是,二三线卖场的情况就不好说了,因为品牌进驻一线卖场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而二三线市场因监管不严格,套牌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品牌在不同类别的家居卖场会有不同价格的原因。
另一卫浴品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调包”多为代理商所为。通常情况下,厂家直营的品牌不会出现套牌现象,因为直营商都是从工厂直接提货,检验起来非常方便,就看产品上有没有该品牌的标识即可,若没有,则一定不是原厂生产。但是一般代理商多会销售套牌产品,其销售地点多为二三线市场。代理商摆出的样品都是从原厂进货,但在实际交易时,代理商很可能已经把产品调了包。
某五金品牌的销售人员对自己的产品显得很自信,她说:“我们不会出现套牌现象,因为我们的生产已形成规模,自产自销就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不会让外面的小厂贴牌生产。”该销售人员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某建材的时候,一定要选专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商家。比如某品牌专营卫浴,但同时兼营五金件,那么其五金件很有可能就是贴牌制造的,“因为五金件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都与卫浴陶瓷件不同,只能找别的工厂生产,再冠以自己的品牌名称”。这又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是正规贴牌生产,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如果随意地从小作坊进货,这就成“套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