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家居  »  家居  »  家居卖场

红木回购有待规范

红木回购有待规范

2013-04-12 10:29:37

  回购政策须建相关标准

  有业内人士分析,红木家具回购政策如果能够顺利执行,可以节约木材资源,并通过规范的市场机制,使老红木家具以其独特的收藏价值进入规范市场。而目前市场上,一些不良商家将回购来的家具掺入新料,以次充好卖给消费者。溢价回购的承诺往往难以兑现,消费者也面临着“回购无门”的窘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品牌负责人都提出想推出投资理财性红木家具,或者建立长期回购政策,推动旧红木家具市场运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在考虑中”,并未开始实施。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红木流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车畅表示,目前红木家具回购市场发展很不成熟,回购行为也有诸多不规范之处。“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商家推行政策还有融资、促销、推广、服务承诺等多方面的其他目的,而且大多数把商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商家风险降为最低。将红木家具纯粹作为投资性产品来回购,确实达到了回购初衷,但是将材料、工艺、收藏等结合起来作为投资品,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很多商家犹豫的原因。”

  车畅表示,以目前市场情形来看,应该出台相关标准,规范红木生产商家的回购行为。“第一,卖家是专业商家,有的利用产品的市场前景、法律知识等欺诈消费者;第二,回购条件约定有风险,例如‘损坏’、‘污损’,一般都由商家说了算;第三,很多小商家利用回购承诺卖完货,拿了钱吊销或注销,消费者就完全被骗了。目前,红木委也在研究出台相关标准,保证商家出台的回购政策更规范。消费者选购有回购承诺的产品时,也要认准大品牌,将风险降到最低。”

  ■ 业内声音

  将红木家具做成投资品

  ●朱邓峰,名佳紫檀会馆总经理

  最近我们也在考虑零售红木回购计划,将红木家具以投资品形式推荐给消费者。只要给出的溢价率合适,产品在消费者手中,需要承担的较大风险是企业倒闭。当然,投资都会有风险,作为商家要讲究诚信,向消费者说明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些拿货的小摊位、或者品牌不知名、历史短的厂家,本身风险也比较大。所以,还是提醒消费者认准大品牌,这是降低回购风险的方法。

  家具升值不在于回购政策

  ●车畅,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红木流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买的没有卖的精,在目前红木市场上看尤其是这样。商家提出回购政策,一定是将自己的风险降为最低。比如,对于一些材料珍贵的老家具,商家虽无明确政策,实际上也在收,因为原料价格一直在涨,尤其像海南黄花梨,已经有价无市了,其家具成品大多来自旧家具等老料。有的商家推出原价回购政策,材料也不一定好。试想,一对缅甸酸枝的柜子才几万元钱,三五年升值空间也不大,有哪个消费者愿意折腾来折腾去呢。

  ■ 消费提醒

  买回购家具要分析风险

  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如果有意在几年后参与回购,首先,应选择信誉好、资金雄厚、在行业内有一定公信力的企业。现在红木市场处于不太景气的阶段,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也有不少企业意在通过回购回笼资金。企业在行业中越久,实力越雄厚,到时产品兑现越不会成为难题。消费者应该学会辨认或请懂行的人士辨别企业推出回购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融资还是营销,判断到时是否有能力收回,再做决定。

  其次,企业回购量过大,会潜藏诸多风险。消费者抱着到时能卖出去的心态来投资,也有一定风险。所以,消费者参与相关的回购活动,也需要分析其中的风险,不可看到“加价”二字,以稳赚不赔的心态快速入市。参与此类回购,应充分预估投资风险,还应时时留意企业生存状况。

  • 相关阅读
  • 红木回购再现:警惕厂家口头承诺

      近期,某家具厂商在沪上别出心裁地推出一项投资红木的“理财新方式”,即红木回购。红木家具买回家“存”几年,可再加价卖回商家,“利息”远高于存银行。在北京,红木回购并非新...

    时间:05-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